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化药原料药产业承重压转型急 企业伸手海外寻机

在2012年伊始业界对医药产业各子行业的预测中,普遍的观点是,2011年饱受压力的化学药、原料药两大子行业,在新一年依然重重受困。

不过,压力之下也有成长的机会。受访的业内人士同时也指出,在2012年的多重压力之下,不断推出新品,注重质量、做出品牌,将是2012年这两个子行业突围的力量所在。

承重压转型急

在严厉的行业政策影响下,化学制剂及原料药企业2011年的经营利润出现明显下滑,相关子行业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也未如理想。据统计,2011年整个医学板块跌幅达到31.54%,其中化学药板块和原料药板块分别下跌37.54%和38.05%,均跑输整个医药板块。

展望2012年,原料药和化学药两个子行业仍面临诸多压力。

原料药方面,“目前来看,2012年,VC和VE等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还是非常大。”业内分析人士彭蕴亮如是表示。不过,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医药行业分析师彭晓则指出:大宗原料药的价格还会一直处于较低的位置,因为一些大宗原料药产能过剩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对于化学药领域,彭晓则表示该行业在2012年的表现仍会趋于平淡。“首先是受到限抗令的影响,虽然2011年年底已经整治得差不多,但预计这个负面影响仍会在2012年延续。其次,化学药企业还会面临继续调价的压力。”在彭晓看来,近日出台的《药品差比价规则》等相关政策、规范都预示着2012年甚至更长时间内药品降价的趋势。

除此之外,医保控费、基药招标、成本上涨、环保污染等因素,都是不少分析师眼中掣肘2012年原料药、化学药两大子行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重压之下,转型升级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对于原料药行业而言就更为突出。

“节能环保在2012年将是个重头戏。”彭蕴亮指出,由于大部分的原料药和一些制剂生产的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4-2008)》等环保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很可能造成小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向大型企业集中。

因此,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预计转型将是原料药行业发展的契机。“由于单一的原料药产品附加值低,对环境的污染也是最重的一个负面环节。如果能成功朝产品附加值更高的制剂转型过渡,将会解决这两大问题:不仅会大大减少污染问题,还能带来更高的收益。”

不过,郭凡礼也表示,要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原料药向制剂的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过程,估计至少需要5年时间。

除此之外,在彭蕴亮看来,上下游一体化也会是原料药行业的一个非常大的机遇。“因为如果单做原料药,即使是表现较好的特色原料药,毛利率也只是30%~40%左右。但如果做制剂,毛利率可以提升到70%~80%左右。可见,制剂是原料药企转型的必由之路。”

“往上游看,因为现在油价也不断上升,上游产品的成本压力也在增大。如果并购精细化工等相关企业,原料药企的成本压力可能会有所减轻。”彭蕴亮如是补充。

创新猛龙过江

压力之下,企业要生存、求发展,更要懂得抓住机遇,伺机爆发。2012年,创新是医药产业尤其是化学药领域的机遇所在,也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制定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有望于近期发布,其中化学药新品种预计将是该规划的五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将获中央财政下拨资金100亿元,地方配套资金300亿元。据悉,除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外,数十个投资专项规划和支撑计划等扶持配套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中。

为了迎接政策的阳光,国内不少化学药企业都在加快研发的步伐。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已有16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20个品种提交新药注册申请,10多个自主研发的新药在发达国家进行了临床试验。其中,浙江贝达(埃克替尼)、江苏恒瑞(艾瑞昔布)、先声药业(艾拉莫德)等重量级一类新药也都相继上市。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印度制药行业启示录

  新药进医院四道环节 医务人员轻易被公关

  行业风暴来临 医药并购动能正十足

  产品掌控力推中小药企走出生存迷宫

  欧洲药企今年或提高收购力度

  医药业能否适应代工体制?

  取消药品加成能否挤干高价药水分? 药价需全

  2012年药品行业难以全面降价

  预计今年广东医药业产值1425亿 医械产业形势

  公私之争 中国医疗体系失调

应对专利到期 外资药企在华纷辟新战场

癌症疫苗市场潜力巨大 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1

印度制药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 进军之路喜忧参

展望中国2012:医疗改革趋于稳定

基药招标陷入尴尬 警惕抗生素之困雪球越滚越

十二五医械专项规划布局创新链 向基层需求靠

医疗器械:面向基层的业绩最好 高端市场趋缓

企业呼吁莫再上演“石药门”

各国医药开支持续攀升 达沃斯呼吁重塑医疗模

提升企业走出去能力 GMP急需接轨国际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