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App助推降价潮,改变医生处方权?

医药行业线上与线下还需再挑起双输的价格恶战吗?

阿里健康App意欲通过患者院外购药的互联网药店竞价来颠覆传统处方药医院销售模式。一时间很多处方药企业忧心忡忡,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很多普药及零售流通企业则摩拳擦掌,认为低价抢摊占领处方药市场份额的时代已经到来。

规范有序OR无序竞争?

互联网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很多变革和便捷,但就电商庞大的运营成本而言,本质上只会最终转移给企业,增大企业运营成本,而非降低营销费用。互联网能否真正降低药价是个待解的问号。一盒小小药品所需附加的同城5元,跨省8元的运费恐怕比很多产品流通环节中间费用更加高昂,暂且不提电商其他烧钱如流水的高额开销。国家对电商一视同仁征税后,其运营成本将更加难以消化。

快的和滴滴各自痛快狂烧了十几亿,打得火星撞地球热闹非凡,却从开张伊始就明显违反行业管理法规,最终只是赔本赚吆喝。以规范守法著称的欧洲网络售药六、七成为假药,双11各大电商不合格产品高达三四成,一些品类甚至高达六七成,普通商品都不显示生产日期、保质期、商家有效经营资质等基本信息,对于药品这一特殊商品,马云董事长是否真正有底气说百分百保真,如假包换,而不再谈国人的基因和天性?全国各类网购投诉连年激增居高不下,阿里售假报道一出国际股价短短一周内直直跌去14%,市值损失掉一个京东。网购质量与服务规范性、消费者信息安全、支付安全及是否规范纳税和开票等突出问题足以引起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包括社区医院在内,各级医院处方早已电子化,阿里的电子化处方其实是偷换概念,患者将医院处方拍照上网后由各药店应征采购,不再从医院开药,就是临床所说的跑方。新品医生不开方,药店没饭吃,规范企业也不会一边做临床,一边低价放药店。医院和企业都会抵制,网上医保卡支付尚未走通,处方审核形同虚设,支付安全和用药安全同样无法完全确保,电商自身缺乏营销能力和盈利模式,在中国想取得实质性突破还需很长一段时间。假如患者不幸买到假药劣药,不仅耽误病情更可能致命。

令人担忧的是,这样混乱无章法的营销模式对品牌产品会否构成极大冲击?企业辛辛苦苦推广产品培育市场,五到十年才能成熟一个品牌,如此混乱的操作,今后还会不会有企业愿意投入新品研发,新品营销和品牌塑造?国家和政府支持的是规范的守法企业,还是以窜货为生的违规商业?这样严重打乱市场秩序的创新对民族制药行业是革命还是伤害?同样热极一时的远程就医已因各种不可预见的风险和纠纷被叫停。

更深层次实质思索

比实体经营成本高出一大截、违背企业经营之道以赔本赚吆喝方式扮演圣诞老人的电商真的能降低药价吗?滴滴们以大力度超常补贴司机和乘客的方式争抢活源涉嫌不正当竞争以吸引眼球、撬动传统产业,同样的做法移植到医药产业,是否与实体经济严打的商业贿赂同出一辙?卖什么产品能支撑比传统渠道至少多出 20-30元经营成本的巨大开销(按滴滴和专车们司机端15/单补贴和快递费用,如加上乘客端投入产出更加惊人倒挂)?而一旦取消补贴,停止恶性价格竞争,靠不正当竞争聚拢的庞大客流也将瞬间蒸发。电商自身不盈利,也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干扰和冲击,是否会对行业和企业未来发展埋下严重风险隐患?

和一些地区的药房托管一样,变相的医药分离埋藏着更大的商业道德风险,由此增加的成本转嫁给企业,只会继续推动药价虚高,更有很多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进院的高价药和问题药借机混迹其中。不卖贵的药投资人只能永久尴尬倒贴,这显然不符合阿里们投资健康产业的初衷。而当其掌控了医院药房的入口,新的垄断就此形成,各项收费只会水涨船高。过去药价成本中背着医疗机构的沉重负担,需要应对各种不温柔的降价和费用支出,如今还要时刻留意来自电商毫无章法和规则可言的扫堂腿,行业发展和企业规范经营一时陷入既往恪守的经营管理规则遭受严重冲击、对未来充满困惑的迷茫和强烈震荡中。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两会吹来中医药风?不够大啊!飞不起啊!

医疗改革的经济学:医疗服务将主导全球经济

【2015两会】闫希军:应建立中药材可追溯体

药品“儿童装”需等到何时

“物理治疗科”在中国的缺失

医生价值与医疗服务收费无关

在医疗健康这件事上,苹果是心机姐 谷歌是寂

【2015两会】药品招标采购政策还得改改?

药价是如何“层层提高”的?

盘点我国医药营销成功模式六大典型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