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探索支付指导价 原研药或首当其冲

“今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医药价格工作的重点之一将是研究探索药品支付指导价的可行性,并选择试点省市进行试点。”记者近日获悉,在日前召开的相关价格协会医药价格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了上述信息。

据记者了解,药品支付指导价探索研究的传闻年初就已出现,但官方负责人正式表态并明确试点和时间尚属首次。相关学者解读道,发改委研究的药品支付指导价政策有可能以德国的医保报销方式为原型,从过去对需方的终端管理转变为对供方为核心的管理方式,从过去限制药品最高零售指导价转变为限制最高报销金额。  

作为我国药品消费的主要支出来源,医保资金的压力正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报销力度的加大而不断增加,从报销制度切入的改革,业内分析认为会影响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的产品,如专利过期药等,会受到较大冲击。  

改革药价形成机制  

医保产品最高零售指导价的制定,是国家对医保产品价格管理的主要方式,但在该管理模式下,出现了当前部分品种限价水平与市场实际交易价格脱节的情况,包括价格偏高和偏低两方面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此前在广东有关会议上讲话时表示,发改委正研究探索建立新的药价管理方式和方法,并且已经形成了下一步完善药价形成机制的思路。新的思路将在2013年选择个别地区进行试点,改革思路目前已在部分行业协会层面听取意见。  

“改革的核心是适应我国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适应全面推行药品招标采购的要求,将现行政府控制最高零售限价的做法,逐步向以政府管理支付价格为核心的管理方式转变,逐步放开对零售价格的管制。”郭剑英指出。  

此前几个月,广东省物价局有关负责人在相关会议上坦言,这一思路是价格管理理念上的调整,将由对需方的终端管理变为对供方为核心的管理,管理对象从对生产经营者转变为对医院的管理,管理方式由药品定价方式改成支付指导价形式,是一次理性的改革。  

有关专家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家研究的药品支付指导价有可能以德国模式作为原型,政府对所有药品按照成分、疗效等指标进行分类,把所有产品分类分组,每组依据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疗效等指标,制定统一的支付指导价格,医生或患者可使用所有不同价格的药物,但每个产品对应唯一的支付指导价,产品价格低于支付指导价则以实际价格报销,超出支付指导价的部分由患者承担。  

按此思路,今后国家药价管理方式将发生颠覆性改变。业内猜测,广东最有可能成为试点的省份之一,不过,广东省物价局医药价格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尚未接到试点通知。  

高价专利过期药或受冲击  

药价形成机制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此前中国药学会的一次调研会上,丽珠集团、国药控股、信立泰、白云山制药等本土企业高层呼吁,在药品报销管理上采取同品种同金额的报销制度。  

企业方面表示,国家医保报销现在按用药金额的一定比例来进行,大量的医保资金花在了外企药身上,是造成医保资金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阿莫西林原研产品要100多元,按80%报销就要花费医保资金80多元,国产的才10多元,报销只需8元钱。医院追逐高价药,开的高价药越多,医保资金花费就越大。医保药是企业的生命线,目前的报销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对于国家药价管理理念的大转变,上海某外企政府事务部人士对记者分析道,多方面因素综合催生了这样的改变,其目的也是多方面的:一是过去价格管理模式确实有缺陷。比如最高零售价与中标价格、销售价格相去甚远,且国家无法实时调整,行政干预性大。政府换届后,需要更先进的手段来保证既实现市场话机制的自我调节,又不会导致市场执行出现混乱。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专家解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安

发改委进一步加大反价格垄断力度 医药在列

国家发改委或调整药品定价方式

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2013年基层医疗机构集中

CFDA约谈17地政府 中药材市场整顿风暴来袭

医改试水样本:北京公立医院所有权经营权“

洛阳2014城镇居民医保调整:基本医保与大病

原研药仿制药等额报销制酝酿中

2013年医改安排出炉 医保、医疗、医药继续联

2013年度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首发75品种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