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与科幻之二——移动医疗
之前的文章中小编回忆了科幻作品的起源《弗兰肯斯坦》,那么今天我们依然延续怀旧风来看看另一部科幻巨作《星际迷航》(Star Trek)。

科幻史上的常青树《星际迷航》
早在1964年,吉恩·罗登贝瑞就试着说服德西路电视工作室将新的科幻小说改变成电影,名为——星际迷航。并成功的让(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接下这个剧本,从1966年9月8号星期二,第一集正式播放开始,企业号(Enterprises)为期近50年的传奇科幻之旅便正式拉开了序幕。

“企业号”承载着多少人的“星辰大海”梦
时至今日,星际迷航依然活跃在人们面前,包括2009年拍摄的《星际迷航:2009》(Star Trek:2009)和2013年拍摄的《星际迷航:暗黑无边》(Star Trek Into Darkness)。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这部经典的科幻作品。

依然活跃——2009年《星际迷航》,2013年《星际迷航:暗黑无边》
由于星际迷航的巨大影响力,作品中许概念,事物,高科技设备都一一投射到现实生活中,成为了现实。例如美军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就取名为企业号(USS Enterprise)服役长达50年。星际迷航中企业号船员普遍使用的一种名为个人接入式现实设备(PADD)的平板设备来记录飞行数据,该设备就是当今平板电脑的前生,早就被苹果(iPad),微软(Surface),三星(Note)等数码产品公司带入了现实。

星际迷航中的许多元素如今已经成为现实
而今天我们要着重讲的是企业号大副斯波克(spock)经常拿在手中的“三录仪(Tricorder)”。星际迷航中三录仪有一种专门的“医用三录仪(Medical Tricorder)”,企业号医官麦考伊博士(Dr. McCoy)运用这种手持式便携扫描设备,快速诊断病情,测量关键的生命体征。而三录仪的这一特征,正与现在火热的移动医疗概念不谋而合。

斯波克与他手中的三录仪和企业号医官麦考伊博士
移动医疗的基本概念
移动医疗,英文名mHealth,是用来形容可提供医学诊断和健康帮助的移动设备。随着人类通讯科技日新月异式的发展,运用信息通信科技,例如电脑,手机,卫星,医疗监护仪来提供医疗服务和医疗信息是现代医疗发展的新趋势。尤其是在近几年中,随着智能手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移动医疗距离人们已经前所未有的近了。

这些设备其实都是移动医疗中的一环
移动医疗发展状况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全世界已经有280万患者在使用各类家庭监护设备。而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使用电脑或手机作为监护设备的人们。一项来自于Berg Insight的研究预测2011到2017年,家庭用监护设备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26.9%。这意味着到2017年将有940万患者在使用这一设备。另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把智能手机的健康医疗类应用(Apps)也考虑在内的话,这个数字将会达到惊人5亿。

智能手机与APPs是移动医疗最具潜力的发展平台
移动医疗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动机
移动医疗在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火热的原因其实与移动医疗产生与发展的动机密切相关。不同于发达国家所具有的完善医疗体系,丰富医疗资源,先进医疗技术,高素质医疗队伍,发展中国家常常面临着诸多医疗困境,例如,巨大的疾病负担,缺少医疗人员与物资,人口过盛,偏远地区人口众多,基础医疗设施及服务不完善。相对贫乏的医疗资源,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及人民生活水平在近些年都得到了较大改善,加上智能手机在这些国家的深入普及,使得移动医疗成为协调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问题的最佳选择(中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