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药产品力的塑造之道

 

“产业升级”一词必然包涵的一层意义就是“淘汰”。
一年以来的各类政策以及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产业升级正式拉开序幕。作为中国4600家制药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中小型制药企业是淘汰压力最大的群体。
未来的产业竞争将是产品力的竞争,当下的研发策略和在研产品结构决定了今后10年企业的生长命运。那么,怎样的产品研发思路和策略才是最适合的?
策略与资源配套
实际上,目前国内所有规模不大的企业,尤其是民营药企在药物研发上都面临着一些困惑。因为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都为仿制药物,创新性和独家性都相对较弱。在中国医药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如果无法从现在的产品领域中突破,被淘汰就难以避免。
但是,由于企业本身规模和国内仿制药低毛利的限制,这些企业本身也无法做到动辄数亿的创新药物开发,企业产品开发策略成为其中的关键一步。
“我们未来药物研发规划分两步来走,一是做精现有产品领域市场,二是持续的专利过期仿制药和原创新药开发相结合。”诺康生物制药常务副总裁王宏英如此概括诺康医药的研发策略。
王宏英进一步解释说,在诺康医药目前主要专注的生化凝血领域和心脑血管领域中,首先将深度开发生化药物的市场,通过提高制备水平和标准水平来实现推动国内产品的质量提升,从而巩固诺康生化制品龙头的地位;同时,在心脑血管领域加强现有产品市场推广的同时,专注研发具有国际专利的创新产品开发,以及基因工程产品的开发。
“实际上就是如何快速地搭建有效和具有成长力的产品梯队。”王宏英表示。
诺康医药是国内十分有特色和成长潜力的企业,尽管其规模目前还无法与国内大型医药集团相比,但是已经在专科领域建立了遥遥领先的行业和市场地位。作为一家较早接受国际投资,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本土制药企业,实际上诺康医药的产品研发思路是非常值得国内众多同类型企业学习和借鉴的。
凭借生化领域现有龙头地位的进一步巩固,以及心脑血管产品推广的增量,能够为诺康后续高投入、长周期的创新药物和首仿抢仿药提供足够的支撑,产品开发本身的风险和企业承担的压力也会相对被弱化。
但是王宏英同时强调,产品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和研发能力的配套。
比如,技术因素以及所开发的产品或领域与公司现有产品线是否配套,要看公司是否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合作机构、产品产业化生产条件和能力,公司市场推广基础以及销售队伍等从研发到销售整条产业链上所有资源的配合性,以及公司资源的调配能力。这些因素的综合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产品开发的难度和所需要的投资力度,以及研发的风险程度。
另外还需要考虑的是,产品所涉及的领域的市场竞争环境,包括同类竞品的销售、定位、存在问题,以及自身产品的优劣势等。
“甚至将哪些城市作为主要目标市场都将是需要考虑的。”王宏英说。
中外合作成必然
“中国制药企业发展到现今阶段,加强与跨国公司在药物方面的合作开发是必然趋势,尤其是生物药物等热点领域,必须藉此紧跟跨国公司的步伐。”王宏英说。
实际上,近年来跨国公司药品研发集体进入瓶颈期,大批量重磅专利药物即将到期将严重影响跨国公司的利润来源,而国外药品研发费用高昂也促使其将研发中心和产品开发向外延伸,中国市场的潜力和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速度都为其带来了强大的吸引力。
相对来说,中国药企的弱项可能更多,如缺乏高额的研发资金、系统性的研发体系不够完善和高尖端的研发领军人才不多,同时在技术层面相对跨国公司而言有较大差距。不过,中国药企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优势,比如具有大量的临床样本、企业决策比较灵活等等。
“双方的合作是共赢的结果。”王宏英表示,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研发,一方面可以促进自身研发实力和思维的进步,同时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后,能够加速产品上市步伐,并且借助跨国公司对全球市场的熟悉,获得专利保护以及国际市场的销售。“这些都是本土企业非常看重的内容,也是本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捷径。”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八大软肋制约我国中小医药企业发展

丁基胶塞供大于求矛盾引关注

问路欧盟 中药企业顾虑重重

资本淡定应对新版GMP效应

大型国际制药企业市场重心开始转移

探寻中成药进入欧盟市场的理想路径

中药注册欧盟 兰州佛慈或先破局

西药制剂强化前端植入

外延扩张与内生增长并进 流通巨头急速沉底

亚洲国家创新能力大提升 药品专利数量直逼欧

广东模式改革不大 品牌药企或放弃基层市场

药品招标采购难解行业困局

中医药或将成为药店经营转型新路径

药材价咄咄逼人 中成药纠结涨价

利润增幅下降 医药业或再遇发展低潮

新版GSP征意见 行业整合分化或加速

发达国家的药品定价政策(五)

仿制药新浪潮 受益失利两重天

进口药天价高高在上 仿制平价救命药出路何在

药物集中采购现超低价中标苗头 潜伏安全隐患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