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目前,莆系与百度双方都没有再继续发声。但从双方已有的态度来看,都隐含着对未来转型的计划。实际上,这场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扯皮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广泛关注,其中所隐含的也正是整个公众对民营医院乃至中国健康产业未来走向的高度关注。
从4月8日开始,和解、辟谣、重申以及表决心,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以下称“莆田总会”)连续发声,但百度方面已不再给予任何回应。与百度的这场对决,正逐渐成为莆系的“独角戏”。
就在这时候,莆田总会官网4月14日公布了一则合作讯息,“360公司与总会河北分会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的会谈“在友好祥和的气氛中结束”,并正式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作为百度长期的竞争对手,360与莆系此时建立的合作颇耐人寻味。
事件演变到今天,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一个很好的修辞。但不能忽略的是,这场莆系与百度对决的起因和核心是莆系医院试图抱团改变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营销的现状。
莆田总会在3月21日的公告中提到,现有的营销模式让“很多医疗机构几乎为互联网公司打工”。这让舆论很快意识到,双方的争议源于网络推广价格。有业内人士称,一些关键词在百度的单次点击价格已经达到999元,甚至有些莆系医院一半的收入都给了百度等。
莆田总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曦东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不能按照3月21日的公告评估后来的事情,而且与百度的争议也不在价格本身,但他还是明确提出,对于竞价这种商业模式“还可以更好一点”。
莆系看上去满肚子委屈,但作为“挑事儿”的一方并没有占到太多便宜。因为但凡莆田系成为舆论焦点的时候,其不堪回首的发家史便会被集中展示一遍。
除了已经被不断加深的“坑蒙骗小散乱”这样的单一印象外,公众对莆田系医院的了解实际上并不多。就连时时被拿出来说事儿的80%这个数字都来历不明。而莆田系医院占民营医院数量80%这种说法,至少可以追溯到10年前的新闻报道中,而在当时也没有明确出处。
“莆田总会声称有8500多家医院会员,我觉得不太可能。”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对此持审慎的态度,“除了医院之外,还有大量的诊所、承包的科室,还有他们开设的医药企业、服务公司等。我估计这里面医院大概在3000家左右,即便医院也大多在100张床位以下,而且多数还是性病、不孕不育等非核心类疾病。”
但百度一方也并非“正义的化身”,尤其是竞价排名已被诟病多年,某种程度上甚至助长了莆田系医院过分依赖网络营销的策略。因此,与莆系的这场纷争一度被认为是场“双簧”。不过在此次事件中,百度表现异常沉稳和坚定,三次强硬表态后便不再回应。
截至目前,莆系与百度双方都没有再继续发声。但从双方已有的态度来看,都隐含着对未来转型的计划。实际上,这场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扯皮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广泛关注,其中所隐含的也正是整个公众对民营医院乃至中国健康产业未来走向的高度关注。
庄一强直言不讳,双方彻底停止合作,长远来讲对谁都有好处。而也有非公立医疗行业组织的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期待的是尊重医疗规律、靠长期的积累沉淀和医疗技术发展起来的优秀民营医院。
各方都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愿望,问题是新医改一直倡导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医,但为何那些令人期待的优质民营医院仍然寥寥无几,而靠网络营销求生莆田系医院却能够一直大行其道?
1.莆系组团挑战百度:
为何相爱相杀?
捅开马蜂窝的是3月25日从微博上流传开去的一则名为“关于停止所有有偿网络推广的通知”,落款是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发出时间则是3月21日。这则通知要求,“所有会员单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