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广州:县级公立医院试点改革 5家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91日起,从化市中心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增城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5家医院将取消2553种药品的价格加成,广州的县级公立医院试点改革,迈出了令人瞩目的一步。

根据方案,纳入试点的5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除中药饮片、制剂之外的15%药品加成。另外,CTMRI检查费用下调8%

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20%由两级财政负担,其余80%则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来消化,其中诊查费如门诊费、急诊费等,每次的费用上调1~4元不等,重症护理和特级护理上调50%,其他护理上调100%。手术费和治疗费则上调15%

昨天是周日,到医院看病的患者并不多。66岁的吴金凤患有2型糖尿病,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昨天,她像往常一样,来到从化市中心医院,开了4支门冬胰岛素。吴金凤是自费患者,在往常这4支药需要花去她约336元,而昨天她在缴费时发现,自己只需要交292元就可以了。

  62岁的谭柱权,前段时间因冠心病动了手术,他昨天上午在试点医院一共开了5种药,花了616元,一个月的药量,比以往节省了超过90元。

不过,也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感受到这么大的降价幅度。昨天,李女士带发烧的儿子到试点医院复诊。两天的药物一样,和之前一天相比,药品费用下降了15%,但由于静脉注射费用从昨天开始上调15%,从5.4元上调到6.21元,因此实际感受到的降价幅度,不如之前两位患者大。

药费降了,手术费涨了

为什么不同患者所感受到的“降价”幅度不同?原来,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20%由两级财政负担,其余80%则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来消化,其中诊查费如门诊费、急诊费等,每次的费用上调1~4元不等,重症护理和特级护理上调50%,其他护理上调100%。手术费和治疗费则上调15%

从化市中心医院办公室副主任李志军表示,平时看病以开药为主的慢性病患者,能享受到的实惠最大。如果治疗过程中需要许多医务人员服务的,比如骨折后要做手术、打钢板、换药、按摩、康复治疗等,花费就可能增加。但住院病人报销比例往往较高,上调价格影响不大,比如可以报八成的,升10元,自己也只是多花2元。

他认为,药品、仪器设备检查等降价,涉及“人”的项目则上调,体现了改革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方向。以从化市中心医院为例,每年收入中药品加成部分占2000万元。根据测算,改革后这部分减少的收入基本可以通过上调医疗服务价格弥补,“我们也希望调动员工积极性,让服务对得起提升的价格”。

  3个月评估试点效果

有市民表示,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更多会考虑从药房流回到医院开药。但同时也有市民表示不解:“一边药费降,另一边这么多项目要升价,结果出来可能是‘一条数’。”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试点医院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上调后,患者通过医保报销的比例不变,看病费用确实可能会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

某试点医院不愿意具名的相关负责人也对此感到忧虑:“一方面,虽然医疗服务费提高了,但我们认为还不足以完全体现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另一方面,患者们会不理解:‘怎么我做手术更贵了?’可能会认为是医院的问题。假如政府加大投入,把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收入都解决了,对患者才是实打实的实惠”。

据了解,市医改办将会同市物价局、市卫生局、市人社局等部门每3个月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一次动态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完善相关政策。

继续改革

设立平价诊室、提供平价药包

据了解,省政府已经重点专项督办全省平价医疗服务,今年要确保实现每个地级以上市至少建1家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占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资源达5%以上,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要推广平价药包。

广州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唐小平介绍,在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市卫生部门也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积极推进评价医疗服务工作,包括设立平价医院、平价诊室,提供平价药包,推广使用基本药物和适宜技术,探索建立降低医药费用的有效机制。目前相关方案正在各部门征集意见,有望在取消药品加成后的一个月内通过。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四川规定贵重药品采购比例 三甲医院不高于2

  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正式出版发行

  国务院医改办启动县医院改革试点评估工作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中药材种植环境监测

  两部委否认对医疗器械企业定价调查

  广东药招“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唯低价

  常州:81种剂型药品纳入医保自付比例降为零

  河北基药招标放弃“上下联动” 未中标者可入

  下半年五项中医药重点工作确定

上海严刹基药增补风 新版基药“零增补”

2015年底药品生产流通 将可全程追溯

卫计委: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核心完善补偿机制

上海医保为新版基药开绿灯,基层医院按甲类

中央财政51亿支持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海医保为新版基药开绿灯,基层医院按甲类

中央财政51亿支持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多项新政加大农民就医保障力度

食药监总局:45家媒体发布违法广告被告诫

国务院专项督查基层医改 基药制度和基层机制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