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生物医药繁荣驱动力:PE/VC年投百亿 8万海归

受政府慷慨投资的刺激,再加上数千位在西方接受训练的中国医药专业人员的回归,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投身到了新药研发的工作中。

设在中国深圳的全球最大的快速基因测序中心华大基因(BGI),正在寻求发现控制人类智能的基因。

另外,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SiBiono  Gene-Tech)推出了全球首个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Gendicine),这种用于治疗头颈癌的药物,吸引了众多渴望得到治疗的中外病人。

本月,设在北京的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Sinovac  Biotech)宣布,成功通过手足口病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不久,该疫苗将与该公司用于防范肝炎这一中国人多发病的疫苗一起并列在产品名录中。

与此同时,全球制药巨头默克公司(Merk)也宣布,准备在北京斥资15亿美元兴建一个研发中心,其投资规模将超过诺华公司(Novartis)的投资,诺华公司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建设研发中心投入了12亿美元。

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优先扶持的七个行业之一,中国的生物制药部门表现活跃。这个一度主要专注于仿制药生产或为西方公司进行外包式研究的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受政府慷慨投资的刺激,再加上数千位在西方接受训练的中国医药专业人员的回归,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投身到了新药研发的工作中。许多外国制药公司也在积极拓展与他们建立伙伴关系。

然而,有专家指出,即便中国作为一个医药研究的新基地正在崛起,这个行业依然处于发展早期,成为世界级创新者的远大抱负也不太可能很快实现。“中国的创新领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波士顿勒克斯研究公司(Lux  Research)生物技术行业分析师于志豪(音译)谈到,该机构一直在跟踪中国医药业的创新动态。不过,“考虑到人们在(生物制药行业)已投入了数额庞大的资金,所以该行业的散乱状态最终会变得井然有序。”萨拉·冯路(音译,Sarah  Frew)谈到。冯路目前在宾夕法尼亚州马尔文(Malvern)的制药公司TetraLogic  Pharmaceuticals任商务发展经理,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是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前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微生物学教授施一公先生。冯路拥有沃顿商学院MBA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癌症生物学博士学位,曾就中国的这一行业撰写过很多文章。冯路表示,面临“专利悬崖”(patent  cliffs)的跨国制药公司,看到了中国的巨大潜力。

沃顿商学院讲师和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家斯蒂芬·萨马特(Stephen  M.  Sammut)也预测了这一行业的前景:“我们可能需要510年的时间,才能在中国看到这个行业开始呈现(美国等)其他地方现在的景象。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不但能从过去30年的积累形成的发展势头中大获裨益,而且还能从其生物技术生态系统中获益良多,这个由一代人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是优秀经理人和商业导向型科学家开展研究的基础。虽然作为生物技术基础的科学没有国界,但想构建使这个行业顺利运作下去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体系则需要时间。”

为中国人服务

不过,中国公司现在的“食物相当丰盛”,那就是为中国人创制药物。而这一过程往往通过与外国公司的合作来完成。“在中国,与大型制药公司决定开发什么药物,并将其引入中国市场相比,针对中国人口在中国开发药物的需求更为强烈。”罗伯特·内尔森(RobertNelsen)谈到,内尔森是西雅图风险投资机构ARCH  Venture  Partners的共同创始人,该机构是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华医药(Hua  Medicine)的主要投资者。

设在上海的风险投资机构愈奇创业投资公司(Mustang  Ventures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借鉴国外经验 “神似”挑战“形似” ——业

  加大扶持力度 清除制约新辅料研发障碍

  政府背书缓原料药对欧出口危机

  国内医疗器械的市场面临巨大压力

  药用辅料发展受关注 加强监管促发展

  移动的“药方”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被进口产品占据

  即时诊断产业发展六大趋势 实战要求日趋强化

  中国医药创新的困境与对策

  医疗器械行业并购热升温

新版GSP将波及整个医药行业

国内医药研发 急功近利谁之过

让儿童用药有据可依——专家解读《中国国家

H7N9禽流感来袭 ——股市药市警惕暴涨暴跌

医药集团整体上市想法虽多进展慢

毒胶囊事件1周年:2万涉案被惩 社会信任未恢

传统中医药"走出去"面临多重挑战

医药股估值太高 基金持续减持

健康产业如何破解发展瓶颈

经济新走势与产业新趋势:健康产业潜力大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