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展望中国2012:医疗改革趋于稳定

中国已迎来农历龙年,作为海洋之王和帝王的象征,龙意味着权力和繁荣。这被看作是将于2012年下半年交接的下届政府领导层的吉兆。对于医疗产业而言,2012年将有诸多变化。

中国医疗改革的初始阶段已在2011年结束。政府原本计划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1,240亿美元),但实际上在3年内政府支出超过11,000亿元人民币。2012年,医改的重点将是公立医院的医疗改革,这将改变中国的医疗支付整体框架。其中最大的变化将是有望终结以药养医的旧模式。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卫生部2012年将在300个县开展新体系试点工作,尝试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价15%的传统模式。中国卫生部计划在2013年前将这一体系扩展到所有的县级医院,并在2015年前将全国公立医院纳入新体系。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2年1月5日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这些改革是他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致力解决的八大问题中最优先的。

八大问题中的第二项是支付体系改革,即尝试改变中国医疗按服务收费的模式。选项包括一个可根据疾病种类和总预算确定偿付额的诊断相关群组(DRG)系统,而医院有自己的一套年度支付预算系统。这两套系统已在上海和北京进行了试点,并有望进一步扩展到中国其他地区。

花旗银行分析师在2012年1月12日写道:“两项改革均旨在减轻由于过量用药、处方高价药物和非必需的检查而给患者带来的负担。”这位分析师强调,改革措施能否成功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减少的医院将怎样获得补偿。“这将影响医生和医院接受这项新政策的积极性。”

接下来计划解决的问题是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基本药物目录。农村医疗保险是唯一一种由卫生部管理的医疗保险计划。中国的另外两种全国性保险系统——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管理的。卫生部将对农保进行一系列改革以覆盖更多疾病,例如肺癌、1型糖尿病和血友病。

同时,政府补贴将增加至每人每年240元人民币。卫生部将进一步推动商业保险作为政府保险的补充,以便对严重疾病提供更充分覆盖。

基本药物目录更加基本

中国新的基本药物目录是2011年的一个热点话题,政府将在2012年继续精炼基本药物目录和推动其应用。至2011年底,中国医疗改革的领头羊安徽省已要求大医院处方更多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这被视为政府很可能在全国范围内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信号。

陈竺部长对本土媒体披露,为了进一步改善这套全国基本药物系统,卫生部计划针对基本药物的使用制定正式指南,包括对基本药物的剂型、规格和包装提出统一要求。

位于上海的L.E.K.咨询公司中国生命科学的主管Helen Chen在接受《亚洲制药新闻》采访时表示:“我们很可能将看到,在省级甚至地方层面更积极地部署基本药物目录,从而为下半年党和政府新领导集体的接替开个好头。”

2012年政府还计划扩大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种类,从目前的307种增加至大约766种。这一举措可能使国内和跨国制药公司都面临更大的定价压力,尤其是那些正在销售品牌仿制药和普药的公司。为了稳定价格并鼓励高质量的制药公司,政府还将对基本药物目录中的41种药物实施统一定价。

预计2012年制药业将增长17.7%

根据IMS Health的最近一份市场预测报告,估计中国药品市场在2011年的增长率为16.5%,比2010年的超过20%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政府的降价、调控和对医疗费用的限制。

政府2011年宣布了三次大范围降价,以大幅度降低心血管药物、抗生素、激素内分泌药物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较大治疗领域的药物价格。省市级政府正在尝试多种解决方案以摆脱日益增加的医疗支出,对不同的偿付系统开展试点,例如在北京使用DRG支付系统,在上海使用双控系统。

经历了一个挑战性的2011年,分析师预测制药业将继续面对调控压力和更多降价,比如肿瘤药物降价。IMS估计整个制药业将在2012年增长17.7%,2010~2015年的5年间将保持17.2%(±4%)的增长率,至2015年将达到8,224亿元人民币。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印度制药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 进军之路喜忧参

  癌症疫苗市场潜力巨大 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超1

  应对专利到期 外资药企在华纷辟新战场

  化药原料药产业承重压转型急 企业伸手海外寻

  印度制药行业启示录

  新药进医院四道环节 医务人员轻易被公关

  行业风暴来临 医药并购动能正十足

  产品掌控力推中小药企走出生存迷宫

  欧洲药企今年或提高收购力度

  医药业能否适应代工体制?

基药招标陷入尴尬 警惕抗生素之困雪球越滚越

十二五医械专项规划布局创新链 向基层需求靠

医疗器械:面向基层的业绩最好 高端市场趋缓

企业呼吁莫再上演“石药门”

各国医药开支持续攀升 达沃斯呼吁重塑医疗模

提升企业走出去能力 GMP急需接轨国际

新药制药企业永恒的投资主题

医药领跑外贸增速中药类产品出口增四成

专利药最优路径遍荆棘 跨国药企火线转向仿制

跨国药企在中国本土化提速 仍面临政府降价风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