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GP市场调查显示:医疗健康行业最受关注

2014年最火的投资莫过于医疗健康行业,很多资本都在疯狂寻找接口。GP市场调查发现,医疗健康行业是中国VC/PE基金管理人最关注的行业,行业偏好度78%,受捧程度甚至超过火爆的TMT行业。

“毫无疑问,未来的千万富翁一定会是从医疗领域产生。”不止一个资深投资经理对这个领域非常看好。

不过想要从这个领域分一杯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机构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门槛最高的行业之一,投资人必须有足够的专业高度。

医疗大健康的覆盖范围很广,主要分为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医疗服务三大类,而且每个大类中的细分领域的项目繁多,因此,如果不是半个专家,就一定需要有强有力的专家资源作为后盾支持。

揭秘最专业医疗投资机构

据理财周报产业与资本实验室统计,从2008年至今,共有264PE/VC公司总共投资了599个医疗健康项目,在生物医疗领域投资最多的机构是九鼎投资、深创投、启明创投、鼎晖四家机构,其中仅九鼎就投资了超过50个项目。

九鼎是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昆吾九鼎(北京)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在此后还邀请了海川科技投资总经理禹勃加盟,包括投资了湖南尔康制药、邦和生物等公司,并实现成功上市。在其离职后,由曾在和君咨询担任事业部总经理的吴清功接手,公司目前生物医疗领域的团队就有9个细分领域,主要投资方向以西药领域。

禹勃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圈名气颇大,其离开九鼎后自行创业,与中融信托共同成立中融健康资管公司,进行医药行业并购整合业务。禹勃在不止一个场合表示,PE投资已过时,医药行业并购时代已经来临。

深创投和启明创投在医疗投资领域的配置也可谓是高大上。由段旭芳和周依两名医学类博士后作为行业顾问,在2010年组建了一个20人的医疗投资团队,比较经典的投资案例包括华大基因、希而康、海辰药业。

而启明创投的医疗投资团队主要由其合伙人梁颖宇牵头,来头也不小。加入启明前,梁颖宇还和人联合创办过一家叫生原控股的医药公司。与其他投资机构所不同的是,天图资本则比较“特别”,主要关注民营专科医院的投资,曾投资过凤凰医疗,慈铭体检等医疗机构。

抗肿瘤药物估值高

从目前来看,PE/VC投资最多的是在医药领域,医药的投资最具想象力。

医药简单可以分为西药和中药。由于中国实质上没有真正的西药的原研药,大部分为仿制药,其制作过程和新药研发是一样的,也会有药物失败的可能性,而且相对来说周期很长,做一款新药需要从完全自主研发、临床前、临床三期,一直到药批下来大概需要78年。

一位德同资本的资深人士介绍:“国内PE比较尴尬的是,即使是创业板都会有盈利的门槛,上市公司作为PE来投是比较有风险的。PE行业还不是很成熟,投资人对资金的回报周期会比较短些。一般中国PE5+2,如果你只有一款新药做上市会比较难。而像国外的话,药在临床三期就可以上市募资了,PE基本上是810年,他们可以临床一期就可以投。”

值得一提的是抗肿瘤类药物,这类药物一旦研发出来就会有固定的刚性需求的市场,不过如果这类药物研发处于临床三期的阶段了,一般估值会比较高,PE2030倍左右。这一估值水平,几乎相当于一家公司IPO的市盈率估值。

除了仿制药之外,提供外包服务的公司也很有市场。据悉,目前国际医药巨头,如罗氏、强生等的新药研发很大程度上都是外包给其他国家,市场需求量很大。而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在西药的研发外包上会有一定的优势。

医药的研发外包主要是负责做临床前的化学分子筛选以及病理性的研究,临床的研发如跟医院的统筹安排,新药的注册审批等,并不完全只是生产。例如在纽交所上市的药明康德就属于此类。

当然,还有专门做生产外包的医药制造公司以及提供医药销售外包服务的公司。不过上述人士表示,一般来说,国外有很成熟的医药销售渠道,不太需要销售外包公司,但是如果企业在产业链上能够打通,既有医药销售渠道的又有研发外包业务的公司比较有优势。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新版GSP实施带给零售药企信息化大考

民资入公立医院能否啃下医改“硬骨头”

药房托管政策前景不明 三大巨头态度不一

药用辅料市场:质量源于生产

财政保障不到位 低价药品被消失

移动医疗空间巨大 投还是不投?

家底不清导致难题 中医药欲成国家战略尚待破

如何估值研发阶段的单克隆抗体制药企业?

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或使多家医药企业受益

移动医疗时代来临 物联网医学应时而起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