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状?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并易导致骨折的全身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的骨骼在显微镜下呈蜂窝状,孔隙比正常健康的骨骼更大。骨小梁越稀疏,骨骼就越脆弱,更易出现骨折。
骨质疏松症状
骨质疏松症因为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容易被人们忽视,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你在生活中若出现以下症状,则需警惕患有骨质疏松的风险。
1.腰背酸疼和腿脚抽筋
患者最常见的是腰背酸疼和腿脚抽筋,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患者不易说清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可发生于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症状时轻时重。
2.身材变矮
弯腰驼背,骨骼变形;驼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由于脊柱形状改变,压迫肺组织,影响肺功能)。
3.骨折
脊柱腕部和髋部骨折常见。其中,脊柱骨折中,常是压缩性、楔形骨折,使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这也是老年人身材变矮的原因之一。
此外,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多数人无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量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就意味着有骨质疏松症,短期治疗难以奏效。
2.
骨质疏松症是体内的隐匿性疾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全球严重的疾病负担
1.全世界每3秒发生1次骨质疏松骨折
2.1/3女性和1/5男性会在50岁后遭遇一次骨折
3.50%的人在遭受1次骨质疏松骨折后会遭受第2次骨折
4.20%的髋部骨折者在骨折后6个月内死亡
3.
科学地补充钙是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措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的推荐摄入量(RNI)
4-17岁的少年儿童每日需要800-1200mg钙
50岁的成年人每日需要800mg的钙
50岁的成年人每日需要1000mg的钙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距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推荐摄入量800毫克至1000毫克相差甚远,缺口高达600毫克。
4.在选择钙补充剂的时候,有什么标准吗?
答:2004年中外专家钙剂研讨会上,确立了钙剂选择的5大金标准:
1)应该具有适宜的元素钙含量;
2)应该含有适量维生素D;
3)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人群;
4)经过国内外循证医学的充分验证,显示具有良好的疗效;
5)性价比高,服用更方便。
5.产品中有添加维生素D,有什么作用?
答: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健骨营养素,它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它主要能促进肠钙的吸收并能增强肾脏对钙的回收,减少钙从肾脏中排泄,帮助钙沉积于骨骼,在钙代谢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补钙的好帮手。
6.吃下去的钙,身体能吸收多少?
答:1)研究证实:各种钙盐的吸收率都差不多,为27%-39%,其中碳酸钙的吸收率为39%,而牛奶的吸收率31%。
2)每个人对钙的吸收因人而宜, 但钙剂中含有维生素 D能提高钙的吸收和利用。
3)膳食中的成分如菠菜、竹笋中的草酸则会降低钙的吸收和利用。
7.吸收率高达90%可信吗?
答:实际上,这是在动物处于钙饥饿的状况下进行的动物实验结果,并没有对人体进行临床试验。科学证实,成人钙的吸收率为20%-40%,正常人体对钙的吸收一般不能达到90%[1]。
钙盐的种类包括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氨基酸钙、乳酸钙及磷酸氢钙等。各种钙盐的吸收率都是不一样的。医学临床试验证明,葡萄糖酸钙的吸收率为27%,乳酸钙为32%,而碳酸钙为39%,相对而言在各种钙盐中,碳酸钙的吸收率是高的。 所有只有经临床验证的钙盐才是好钙源,不但能保证“好吸收”,而且更安全可靠。
8.“液体钙”和“胶囊钙”是否就比“固体钙”好吸收?
答:其实这是由于对钙在体内的吸收过程的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误认知。
首先,固体钙、液体钙和胶囊钙都只是钙盐的不同物理形态,到达胃后,会在胃酸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出钙元素,从而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并发挥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