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湖北省、安徽等省份集中整治工作开展,国家局骨干检查员培训班的结束,似乎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随着两票制试行省份的确定正在进行,而此文成稿第二天,国家局网站便发布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行为的公告。此次国家局也对进行监管方法创新,明文要求省局采取异地交叉检查方式。笔者总结多年来药品批发企业专项整治和例行检查的一些方法和经验,结合对行业的思考,总结撰文如下,谨供相关企业管理层、检查员参考。
检查重点:药品批发企业挂靠经营、过票走票、非法回收药品、非法经营疫苗和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非法销售药品(国家禁止销售的药品)、超范围经营药品、出租出借柜台及许可证照、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一、挂靠经营、过票走票
(一)确认药品批发企业是否存在出租企业资质或接受挂靠经营:
检查内容和建议:不得有出租企业资质或接受挂靠经营,所有销售员应以本企业名义从事业务活动,并开具法人委托书,委托书有编号,标明品种、区域、期限,存根,有具体存档负责人进行管理;企业出具的公司资质应有编号登记,发放有记录,有具体领用人和流向,以防持有企业资质进行违规行为,应标明资质所供给的企业名称,标注“再复印无效”,公司资质应有专人保管;公司印章应有专人保管,用印应有登记。
(二)确认销售人员的企业员工身份(工资、社会保险、聘用合同),采购、销售业务系统是否由一人完成;
检查内容和建议:企业花名册中所有销售人员、采购人员(含内勤、开票员),其工资表、社会保险、聘用合同应能够提供,且在合理时间内;查相应表单如工资表上审核人签字一致,是否有临时字迹模仿代签情况;花名册应与实际一致,及时更新;不建议采购、销售业务系统由一人或一个部门完成或负责,如有,应能够证明该行为人属于企业正式员工。对于企业来说,容易造成尾大难调,且有部分企业或者自然人通过挂靠、上交一定的管理费形式,部门自采自销,此类部门或人员一般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而被挂靠的企业对其财务状况、质量管理情况等难以管控到位。
所有出差和会务等活动报销凭证、工资、奖金、补贴等财务凭证上涉及的采购、销售等业务人员,均应在企业花名册内,通查上述凭证和票据中出现的人员,电话核实或者现场核实具体情况,检查其人员相应会议记录、培训记录、考试卷等是否完备;返利等明细应为对公付款,无现金交易,应避免口头商定的返利。
(三)购销凭证与物流凭证(如验收、入库、养护、出库等记录)存在不一致性;
检查内容和建议:所有购销凭证与物流凭证,须与流向等保持一致,抽查外包装上的物流标记,检查其所经货运站及城市,是否与随货同行单上相应内容一致或者符合逻辑;采购涉及的采购订单、采购记录、预付款申请、付款申请单、借款单、发票等凭证所涉及到的物流、资金流、人员信息与实际一致,采购订单等上述凭证记录上标记的采购负责人员应为我单位正式员工,并有相应身份证明;
验收、入库涉及采购验收入库单、验收记录、物流凭证(包装箱上或者是随货签收的物流单据、送货单等)、供应商提供的随货同行单核对且与实物保持一致(包括品名、批号、数量、批准文号等信息);入库的合格品种应存放在合格区,且有已验收抽样标志,标明验收员、验收结论、验收日期等,反查存档供应商提供的相应药品生产批准证明文件是否齐全,合规;
养护涉及养护记录应保持完整、及时,重点养护品种无遗漏,能提供重点养护品种目录和养护记录;应有证据(养护记录或者纸质检查记录等)说明在库品种均得到养护;出库复核记录或随货同行单复核联应有复核员信息;纸质的复核联应有签字,标明复核责任人员,检查企业发货区药品管理情况,是否有长时间未处理、流向不明的药品,这部分也是企业日常管理的短板;
重点品种,如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特殊管理药品,应能够提供相应的运输记录或者工作记录,能提供客户到货签收回执单,且签收人员为客户单位人员,特殊情况的,还应提供身份证号,收货人委托书等证明文件备查;冷链品种,应确保运输交接单齐全,内容完整,标明起止时间,起止温度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