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政策影响基础医疗走势:体制外更有机会

20158月,村夫日记发布了第一份深度研究报告《基础医疗的变局时代》,报告通过目前基础医疗体系的现状、政策转变和现有模式的分析,揭示基础医疗发展的趋势和挑战,并预测了未来基础医疗在整个医疗板块中的作用,基础医疗和支付方的关系变革,并指出了包括连锁诊所、专科诊所、合理用药管理在内的可能有潜力的商业模式。

我们的研究发现,整个基础医疗板块受政策影响明显,在近年来的医改过程中越来越依赖补贴。2013年,对公立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的政府拨款(包括财政拨款和上级拨款)总共超过1,000亿元,其中760多亿元拨给了乡镇卫生院。

除了一级医院之外的基础医疗机构普遍极度依赖政府拨款。我们的分析显示,政府拨款占乡镇卫生院总收入的比重从2009年的20%飙升至2013年的42%,占社区卫生中心的比例从19%增加到32%。拨款主要用于弥补药品收入缺口,药品占乡镇卫生院总体收入的比重从2009年的44%下降到2013年的28%,社区卫生中心也从50%下降到40%

相比之下,一级医院所获得的政府拨款是相对稳定的,拨款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8%左右。二级三级医院也是如此,分别维持在11%7%左右。

由于政府对包括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在内的基础医疗机构进行药费控制的举措并没有和服务价格的变化联系起来,过去几年这些机构的服务费用并没有太大幅度的上涨,因此不得不依赖财政拨款来填补药品收入的缺口。而且,政府只是试图通过控制药品的使用范围和打击药价来限制基础医疗的费用,但并没有把药品完全剥离出来。逐步把药品分离出去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弥补这个缺口,政府的财政压力会很大。

我们认为政策对基础医疗板块的影响可能带动四个方面的变化,产生商业模式发展的机会。

首先,各地分级问诊的力度和切入口并不一样,但总体来说,增强基层医保覆盖率,实现基层药品零差率以降低药价是比较主要的方式。这些方式以行政层面为主,希望用价格来吸引病人前往基础医疗机构就诊。比较直接强硬的措施是安徽的对三级医院限流限号的政策。不过,这背后仍然忽视了基础医疗本身服务能力欠缺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才和配套设施,行政命令并不能引导病人下沉。

因此,真正的病人分流将必须依托在优质服务出现的基础上,而目前的医改尤其是药改制约了体制内基础医疗机构再发展的机会,很难在服务质量上形成突破,长期来看并不具备优势。这会给体制外的基础医疗机构带来机会。未来很有市场潜力的是以病人为核心,再造服务流程的连锁诊所。在支付上,这些诊所可能会突破体制内的支付限制,通过雇主及商业保险付费的形式做大量,形成品牌效应。不过,在短期内要塑造这样一个新板块,仍需要大资金投入和对投资回报的忍耐,因为要累计一定的量需要时间,而靠病人自费的模式是无法持续并快速扩张的,因此和商业支付方合作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第二,取消药品加成是医药分开的第一步,但核心问题是,处方权行使(病人买药行为)仍然留在医院的药房里。只要医院的药房还在,病人取药就是定向的,可追踪的,无法完全切断医生和处方行使之间的利益灰色地带。药企仍然必须通过某种渠道把药品送到医院的药房,并且让医生去用这些药,药企如果不走入灰色地带就很难去拓展医院市场。单纯靠降低药占比很难真正降低药品支出,医院仍有可能通过做大整体收入,和零售端药品挂钩等手段规避硬指标的规定。  

因此,医药分家的核心仍然是支付方——医保是否能进行精细化管理,并且改变医生的经济动力。这中间将出现药品管理的机会。事实上药改后药占比的硬性规定已经促使一些医院去采购用药管理系统,对医生开处方的行为进行管控。长期来看,中国需要再造就诊流程中的管理,包括处方管理,诊断流程管理以及对病人治疗效果的评估,这些再造无法仅凭系统完成,而需要专业的诊断流程管理、诊断数据库、行为控制等办法配合才行。因此,传统的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上市连锁药店打响并购战

退出现有药品业务 健康元转攻保健品和呼吸药

医药电商发展政策拐点来临 电子商务正加快发

进口医疗器械持续增长亟待关注

医药行业:关注国企改革 关注高增长和新兴产

Nature:美丽的误会?糖尿病药物或可用于治

广州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政府大力支持基础好

药审改革哪些仿制药将出局:先查2007年前上市

8家网站发布虚假药物信息被查处

中国全科医生缺口18万 受阻基层医疗回归“大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药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