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聚焦中国市场 探寻合作可能

新兴市场在全球医药版图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而作为新兴市场的领头羊——中国,更是吸引了无数跨国药企关注的目光。在新医改逐步深入、民众健康保健意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国医药市场的未来潜力正熊熊勃发。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广袤无垠、令人垂涎的市场,却有着政策导向性、市场复杂性、区域特征明显等多重特点。深入了解中国医药市场已经成为跨国药企的迫切需求。

415日,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以下简称“BI”)高层管理团队不远万里来到上海,拜访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下属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在这个国内知名的医药信息研究平台,BI公司高级副总裁、新兴市场负责人Yew Looi Liew10余位访客,与信息中心郭文主任一行展开了热情友好的交流讨论。

魅力市场引来外企关注

无疑,高速增长的中国医药市场是吸引BI公司来访中国的主要原因。

中国医药市场在过去5年内始终保持19%的高速增长,这在全球医药市场增长趋缓的大环境中尤为引人瞩目。高增长魅力引来无数跨国药企竞折腰,同样也引起了德国BI公司的高度关注。短短40分钟的交流会上,BI公司高级副总裁、新兴市场负责人Yew Looi Liew等纷纷提问,对未来中国市场的增长情况以及国内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十分关心。

针对这些问题,信息中心专家团进行了细致解答。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国医药市场整体增长曾经超过20%,近年放缓至19%,根据信息中心分析,未来增长速度预计将维持在10%20%之间。郭文主任介绍道,信息中心长期跟踪中国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它与中国医药市场的政策环境有关,也与如今民众的医疗需求有关。当前政府正大力投入资金扩大医疗保障范围,同时民众的健康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这些都是推动中国医药市场扩容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刚需”始终存在,潜力毋庸置疑。

然而,在掘金中国医药市场的过程中,国内外药企的境遇和市场战略却大有不同。资深分析师黄东临补充道,跨国药企目前在中国医药市场所占份额相对稳定。在中国市场,跨国药企一般聚焦于大型三级医院,而国内药企不仅聚焦三级医院,还聚焦于二级医院和一些社区卫生中心。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医改,医保体系将有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国内外药企都有着利弊相间的双重性。黄东临进一步表示,将来政策因素可能会更有利于国内本土制药企业而非跨国药企。对此,黄东临建议,跨国药企可以考虑建立一些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比如针对中国市场的研发、生产本土化等等。

复杂市场需要深入了解

中国医药市场的未来潜力有目共睹。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广袤无垠、令人垂涎的市场,却有着政策导向性、市场复杂性、区域特征明显等多重特点。

近几年,很多跨国制药企业不断寻找中国机会,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对那些不了解中国市场的企业而言。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幅员辽阔,东北三省、长江三角洲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医药资源各不相同,制定市场战略也必须有针对性,不同的区域市场就需要区别对待。显然,要想寻求中国机会,深入了解市场是第一步,相信这也是吸引BI公司到访信息中心的主要原因。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四跨国药企杭州被查或点名 行业整顿还将继续

  卫计委遴选国产设备 国产医械迎来重大机遇

  财政部:新农合和医保人均补助标准提高40元

  习近平:高端医疗设备百姓用不起 要加快国产

  中医药走出国门需集合五大优势资源

  卫计委:首批国产优秀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启动

  我国开始实施建立药企商业贿赂黑名单

  疑似发放商业回扣 杭州“突袭”十大药企

  辉瑞已经放弃收购阿斯利康

  医药剂型创新已成为行业新潮流

安徽破解“以药补医”弊病 阳光招标采购药品

药品生产和批发企业拟禁网上向个人售药

英国SFO启动对葛兰素史克集团的调查

上海市:关于延长二、三级医疗机构医保目录

广东省:关于调整部分基本药物入市价的通告

宁夏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

浙江省:关于开展在线交易产品配送关系梳理

湖北省:关于部分中标药品信息变更的公示

内蒙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申报进入内蒙

山西省:关于天津天达药业有限公司等2家药品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