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五度易稿难定调 基药招标广东模式将出

74,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正式将《关于印发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贴上了官方的网上平台。

此举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广东省2011年基本药物招标即将启动的信号。

由于2011年广东的基本药物招标将是首次依照粤府办〔201132号文,展开单独的基本药物招标。那么,广东是会继续套用因最低价中标而广被诟病的安徽模式,还是会效仿因增加了质量权重而正在光环笼罩下的上海模式?这令业界对即将出炉的广东模式备加期待。

广东模式呼之欲出

广东,作为在全国率先启动药品挂网采购的省份,其药品招标政策走向一直备受业界关注。

远在四川的一家药企在看到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挂出上述通知后,即开始让其在广东的分公司着手备战。

由于此前靠低价中标的普药大王四川蜀中制药被爆出质量问题,国内六大协会随后又联合上书国务院医改办和卫生部等部委,要求完善双信封制度,增加质量权重。该药企一直期待广东的做法能改变过去单纯价格的做法。

丽珠集团副总裁陶德胜表示,广东版基本药物招标方案目前已经形成了第五稿。从前四稿来看,主要还是套用了安徽模式,最终版会怎么变还未知。

他称,由于广东省2010年的基本药物招标是与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一起进行,因此2011年的广东的基本药物招标将是第一次单独招标。广东省卫生厅目前已经在对即将实施的方案做综合性评估,但是最终方案或许会借鉴其他模式的做法。

广东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则称,采购服务平台贴出通知,表明广东省基本药物招标即将启动。不过,在正式实施之前,厂家要开始报名,会有一个海选的过程。

借鉴上海模式?

陶德胜所说的其他模式,即日前备受业界争论的上海模式,作为继安徽模式之后基药招标再现新蓝本,该模式增加质量权重的做法获得了较为广泛的支持,但有国内企业抱怨:与外企在非原研药方面的中标价差距太大。

据上海一家当地企业介绍,上海模式创新之处,一是采用了定量的综合评价方法,评价要素包括质量、信誉、服务、价格等几方面组成,并且重视专利药物的独立评审。此举旨在从根本上防止单纯拼药品价格的恶意竞争。

二是,上海基本药物招标面向全市所有非盈利性的和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对上海市确定的688个基本药物,厂商要报两种价格:一种价格是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以外的非盈利性医院,第二种价格则面向基层医疗机构。通常情况下,前一种的中标价一般会高于第二种。而倘若投标企业在第二种报价中中标,那么中标品种的价格将被执行于上海市所有非盈利性的和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

对于上海模式的上述做法,一位医改专家称:这种尝试是在符合大的政策环境下,所做的比较理智的尝试。因为,20116月份,卫生部和商务部等部门在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就表示,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地方进行创新。而大的方向主要是双信封和零差率。

国药控股高级研究员干荣富表示,这是上海在具体实施基本药物政策时考虑本地人均用药水平,及其外企不愿放弃上海市场这两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干荣富还认为,广东省基本药物招标借鉴上海模式的可能性较大。首先,广东是国家发改委药品价格试点省份,有创新的需求。第二,广东的用药水平也很高。第三,广东也是外企不愿放弃的市场。

依照一些外企的说法,广东市场、上海市场和北京市场,这三大基本药物市场是他们最不愿意放弃的市场。所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下称RDPAC)正在与广东相关部门进行洽谈,届时广东完全有可能出现与上海类似的模式。也就是说,部分外企的药品将能够进入广东的基本药物市场。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0年我国1042个药品上市

  药企扎堆制剂出口 产能过剩风险隐现

  药品广告传播:唱好四首“情歌”

  稳定中药价格 亟待建立信息预警与收储制度

  植物提取物行业进入转型期

  中成药问路欧盟注册难关重重 每一步都是探索

  我国八成高端医疗器械外企垄断

  缺乏缓冲期 “史上最严”抗菌药管理或难执行

  抗菌药分级管理未至 行业遭受慢火煎熬

  药企自建医院成风 产业延伸还是资产投资

医疗器械召回推动行业优胜劣汰

亚洲国家创新能力大提升 药品专利数量直逼欧

外延扩张与内生增长并进 流通巨头急速沉底

西药制剂强化前端植入

中药注册欧盟 兰州佛慈或先破局

探寻中成药进入欧盟市场的理想路径

大型国际制药企业市场重心开始转移

资本淡定应对新版GMP效应

问路欧盟 中药企业顾虑重重

丁基胶塞供大于求矛盾引关注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