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2016年获批新药总数相比2015年明显下滑,但有看点的药物也非常多,具体信息如下:

注:绿色代表新生物制品
1、Zepatier,默沙东
FDA 1月28日以优先审评方式批准Zepatier(elbasvir 50mg/grazoprevir 100mg)用于治疗基因1,4型丙肝。基因1型是患者数量最多的丙肝类型,美国近400万丙肝患者中75%是基因1型。
Zepatier是最早获得突破性药物资格的丙肝药物之一,不过随着Solvadi(2013/12/6)和Viekira Park(2014/12/19)的快速上市,FDA认为默沙东和BMS的丙肝药物相比现有疗法不再具有突破性意义,遂于2015年2月取消了它们的突破性药物资格。但是因为基因4型丙肝、合并终末期肾病正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基因1型丙肝的医疗需求仍远未得到满足,FDA又于2015年4月在这个两个适应症上授予了Zepatier突破性药物资格。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Zepatier实现了更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将基因1型丙肝的SVC12从94%提高到97%,将基因4型丙肝的SVC12从97%提高到100%。
Zepatier批准的疗程有12周和16周两种,具体治疗周期取决于HCV基因分型和治疗史,对于基因1型丙肝患者,还跟基线时的NS5A基因多态性有关,不多对于大多数选择Zepatier的丙肝患者,一般都只需要12周。
2、Briviact,UCB制药
美国FDA 2月18日批准Briviact (brivaracetam) 作为其他药物的附加药物治疗16岁以上癫痫患者的局部发作。Briviact 的有效性在3项涉及155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Briviact联合其他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癫痫的发作频率。 Briviact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嗜睡、 头晕、 疲劳、 恶心、 呕吐。
癫痫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特征在于疾病反复发作,伴有不受控制移动、肌肉痉挛和行为异常在内的典型症状。全球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每年新增200万癫痫患者。美国大约有500万癫痫患者。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癫痫患者,其中600多万为有发作的患者,每年新增癫痫患者40万。在癫痫患者中,儿童和青少年仍是癫痫高发人群。
3、Anthim,Elusys Therapeutics
FDA 3月21日批准Elusys Therapeutics公司的Anthim (obiltoxaximab) 注射液与特定抗生素联用,用于治疗吸入性炭疽感染,以及在不适合替代疗法时预防吸入性炭疽热。FDA 曾在去年11月23日批准Emergent BioDefense Operations公司的一款疫苗产品BioThrax与特定抗生素疗法联用,用于疑似或确诊炭疽暴露后的炭疽热预防。BioThrax也是第一款仅凭借动物实验数据就获得FDA批准的疫苗产品。
4、Taltz,礼来
FDA 3月22日批准Taltz (ixekizumab)注射液80mg/ml,用于治疗适合全身疗法和光疗的中重度银屑病成人患者。ixekizumab禁用于既往对ixekizumab或任何辅料成分发生过超敏反应的患者。Taltz已于今年2月获得欧盟CHMP的推荐批准,是继诺华Cosentyx之后全球第2个获批上市的anti-IL17A单抗。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大约为1.25亿。目前虽然有多个药物获批治疗银屑病,但由于银屑病无法治愈,现有药物只能改善疾病症状,因此银屑病药物市场是非常有“钱景”的一个领域。
5、Cinqair,Teva
FDA 3月23日日批准Teva公司哮喘新药Cinqair(reslizumab),用于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为基础治疗方案但病情控制不佳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的18岁以上重度哮喘患者的维持治疗。
Reslizumab是继葛兰素史克mepolizumab(2015/11/4 获批) 之后FDA批准的第2款anti-IL5单抗药物。但FDA未批准reslizumab用于12-17岁青少年哮喘患者。
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数据,2013年在美国有超过2200万哮喘患者,每年哮喘相关住院病例多达40万。在哮喘患者中,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400个细胞/μL)与肺功能受损、持续的症状、急性发作风险的升高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