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医药法》出台会给药店带来哪些重大变革?

1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中医药法(草案)》。从1983年首次立法提议算起,中医药立法的呼声迄今已有32载。

2015年,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非常明显。为支持中医药发展,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国家级规划。

20151029日,中国国家标准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和《中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等3项中医药国家标准,于121日起实施。三项标准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将实施统一的中药、中药方剂、中药供应链编码体系。

即将颁布的《中医药法》,预计会在哪些方面做出重大变改呢?长期关注中医药立法的人士综合前期多项行业政策法规,以及《中医药法》征求意见内容,对此进行了分析解读,而最终的法律条文还要以全国人大最终发布为准。

1发展原则

一是中西医并重

坚持相互学习,鼓励西医学习中医,深入了解中医,从而促进中西医结合。改变中医面对西医的弱势地位,提升中医药和从业者在本机构乃至整个社会中的地位。

二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中医药

私人中医机构享受与政府中医机构同等待遇,提倡广泛深入民间、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预计会降低中医门诊开办门槛,鼓励和保护民间“土中医”和“坐堂医”等。

三是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回归中医药自身传统和特点,不得套用西医西药标准管理和发展中医药,制定中医药自身的标准,掌握全球中医药的话语权。

四是强化中医管理局职能

改变长期以来中医药产业“九龙治水”不利局面,预计可能将中医诊所等审批管理权划归中医药管理局。

2中医药服务

一是建立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保障全民享受中医药服务的权益,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甚至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二是明确中医医疗机构的定位

确定中医院必须偏重于提供中医药服务,明确服务内容和项目,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中医院以西医为主的“挂羊头卖狗肉”现状;预计专门的中医诊所可能不得提供西医西药服务。

三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预防保健作用

鼓励和支持全科医生;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例如: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和重大传染病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预先调剂或者煎煮汤剂,以备防疫所需。

3继承创新

一是回归传统强调基础

在重视《四大经典》基础上,鼓励中医药学术争鸣,支持学术流派发展。注重实战,基于实践开展多种形式中医教育。

二是建立学术传承制度

这种传承既包括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又包括师徒传承、流派传承;以及中医学术、中药技术等的学习传承。

三是实行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管理

专门设立传统中医师,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可以申请参加传统中医师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关的中医行医资质。

4中药发展

一是加强中药资源保护

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普查,出台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分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制度。接下来,不排除会对野生药用资源征收资源保护基金或税收的可能。

二是支持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

和品牌培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形成独特的中药材“优质优价”良性发展体系。

三是保护中药饮片炮制技术

在支持应用传统工艺生产中药饮片同时,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饮片。

四是给予民间中医药宽松的发展环境

鼓励和扶持民间中医生加强培训学习;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的乡村医生可以自种、自采甚至自用地产中药材;支持利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如膏丹丸散等,并与成药等区别管理。

5文化知识传播

一是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医院给患者提供几张厕纸有多难?

  国医大师也可以“远程医疗”

  年薪30万 深圳高薪招聘全科医生

  复星医药停牌!这些医疗企业可能要跟着遭殃

  药价过高 医疗技术公司偷着乐?

  谷歌生命再发威 无针采血专利曝光

  意大利成为欧洲疫苗接种“先锋”国家

  青少年喝咖啡容易得心血管疾病

  儿童期过敏或暗示心脏病风险

  IDF全球糖尿病概览(第7版)发布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