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发展成诉求
随着医药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发展以及生物医药产业链,或者说整个医药产业链具有与一般产业相同的规律,都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与管理实现价值增值。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产业链中的流动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因此生物医药产业链中各环节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近年来,各个生物医药集群虽都有在自身内部都做了一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公共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工作,促成集群内部协同发展,并研制出了一些创新型的、国际化的、产业化的产品,但是各个集群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集群与集群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机制,多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仍然处于单打独斗的局面,集群内企业的发展也非常艰难。
例如,国家医疗器械核磁共振和X光机是开普医疗的主要产品,这些产品相关核心部件都是公司自己研发,但在每次研发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首先是人才匮乏问题,在我国东北地区,每年流失的人才多达200万,人才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医药企业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东北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人才引进非常困难,即使引进来,如何留住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其次是资金问题。企业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于新兴企业来讲,压力不小。
虽然园区通过各种渠道帮企业解决这一问题,但很多并未能够落到实处。再次就是销售,开普医疗2012年获得相关产品销售许可,2014年卖了一台产品到马来西亚,今年卖了一台产品到伊朗,3年的时间仅仅打开中亚市场,西方国家市场根本进不去。
这些问题不仅只存在于开普医疗,大多数的企业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建立一个更大的平台,在更大的平台上大家一起唱戏,交流与合作,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联系上下游和相关企业,这是过往诸多生物医疗企业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单打独斗对于每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甚至每一个高新区来讲,都不是好的发展模式,通过跨行业、跨区域的合作,形成协同发展机制才是最好的方式。
只有集中力量突破关键产业链的环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共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链核心环节包括生物医药产品研究与开发与生物医药产品生产。在生物医药行业的产品研究与开发方面,由于生物医药是一种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目前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无一例外的将生物医药技术的研发作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大平台促协同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要研发一个产品,从研发到最终生产,再到最后拿到各种批复上市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希望通过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会议制度这一平台,能够和政府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在产品获得批件的过程中,及时沟通交流,这样可以大幅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和取得批件的过程,以便使产品能够及时上市,收回成本。
例如,石药集团有一个产品叫丁苯酞,现在销售得非常好,是我国一类新药里首个突破10亿元的单产品。丁苯酞的成功其实得益于产学研结合,丁苯酞原是协和开发产品的初级阶段,石药把它进行了市场化运作,联系上下游和相关企业,促成行业跨区域交流合作,对于这种协同发展机制,充分说明产学研结合的力量非常大。
石药集团去年已经在石家庄高新区牵头之下,成立中国药用辅药制剂产业联盟,经过一年的运营,联盟对于产业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可以促成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开放式的技术开发体系。只有依靠这种体系,企业未来的发展才会不断向好,创新才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一个携手互助平台对于整个生物医药产业来讲是个大利好,但关键还是要看如何执行,希望这个平台能够真正为集群、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如何建立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制,争取行业话语权成先期目标,针对集群成员的需求搭建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市场方式提供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人才和运营管理等服务。不同省份相互之间能够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真正搭建起一个平台,起到相互辅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