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陈竺:十二五将基本实现全民病有所医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勾画出中国卫生事业的“十二五”发展蓝图,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的发展目标。

规划将如何引领中国卫生事业继续前行?中国国民健康的明天能否更加美好?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对规划相关重点问题做出了解读。

人均预期寿命75.83

记者:此次为何要将“人均预期寿命”纳入卫生事业发展五年规划指标体系?

陈竺:规划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岁”,即达到75.83岁。

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人均预期寿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体系。规划因而将“人均预期寿命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1岁”作为核心指标,并围绕其构建“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指标,研究提出了健康状况、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卫生资源、医疗服务和卫生费用等方面的23个指标。这些指标全面体现了“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加强的重点卫生工作。

新农合城居保补助标准每人每年360元以上

记者:“十二五”期间,基本医疗保障将提升到什么水平?规划将如何更好地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问题?

陈竺:规划提出,我国将逐步提高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到2015年达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和费用支付比例。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门诊医疗费用统筹,支付比例提高到50%以上,稳步推进职工医保门诊统筹。

规划提出,要在全国全面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尿毒症等大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将肺癌等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并适当扩大病种,提高补偿水平。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公益慈善的协同互补作用,有效提高保障水平。

九成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康复可不出县

记者:农民千里迢迢进城看病,也会加重就医负担,甚至致贫返贫。何时能让农民不必奔波,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此次规划是否提出了时间表和解决方案?

陈竺:规划提出,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使90%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康复能够在县域内基本解决。

规划还提出,切实保障边远地区、新区、郊区、卫星城区等区域的医疗资源需求,重点加强儿科、妇产、精神卫生、肿瘤、传染病、老年护理、康复医疗、中医等领域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等薄弱环节。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保障群众就近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追溯体系将促进中药材流通监管升级
七部委:我国将设药企黑名单 并经新闻媒体曝
OTC广告监管:将提高违法成本
SFDA:儿童化妆品不鼓励基因技术制原料
中国鼓励社会资本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优先发展县医院
综合各方态度,OTC广告禁令有因噎废食之嫌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
多地试点推开健康卡 全国一卡通还需时日
国内三大因素影响基本药物定点格局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