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中国医疗领域至少会涌现出3-5家市值超过100亿美金的大‘独角兽’企业。”在8月26日举办的“经纬chuang享汇:医疗健康专场”上,经纬创投管理合伙人徐传陞做出了上述展望。
这背后的潜力来源于一组中美医疗产业对比的巨大数字鸿沟:2014年中国医疗支出规模是5200亿美元,占GDP的5%,美国这一数字则达到2.9万亿美元,占GDP的18%;人均年度医疗支出悬殊更大,美国是9600美元,中国是400美金,只有对方的1/24。
如果从企业生态看,中美差距更加明显。经纬创投投资董事喻志云介绍,美国最大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市值超过1000亿美金,中国最大市值医疗器械公司是乐普医疗,市值仅仅37亿美金,只有美敦力的1/27。
行业低起点之下的巨大增长空间、庞大人口基数背后的老龄化趋势、政府医疗投入和扶持政策的不断加码,被喻志云认为是医疗健康行业抗周期投资金矿的3大趋势性原因。今年上半年,中国医疗领域投资案例达到177起,融资金额39亿美金,同比增长56%,资本积极涌入态势明显。
外界对经纬创投的投资强项认知主要集中于TMT领域,但事实上,经纬在医疗行业的投资布局也毫不示弱。徐传陞介绍,经纬创始合伙人张颖、邵亦波早年都曾有医疗投资工作经历背景,徐传陞本人2005年投了康辉医疗,是国内第一家上市公司。
围绕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医药、互联网医疗4大领域,经纬过去7-8年一直都在系统性布局:医疗器械方面,经纬投出了理邦仪器、瑞奇外科、心诺普医疗、苏州为真、星童医疗等8家企业;医疗服务领域,投资了爱康国宾、卓正医疗、精诚博爱、武汉致众、南京健友4家企业;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基于对TMT深度理解,经纬更是投出了美柚、新氧、更美、掌上糖衣等一批“互联网+医疗”优质项目。
技术驱动、跨界创新、团队互补,这是经纬医疗投资团队在本次chuang享汇上分享的项目投资判断的核心三要素。针对这一行业投资逻辑,经纬创投投资董事喻志云和周密做了详细阐释和解读。以下为两位的干货分享:
经纬创投投资董事喻志云:医疗健康,抗周期的投资金矿
经纬在移动互联网的投资更加为人所知,其实医疗板块我们也非常看重、并一直在布局,聚焦天使轮和A轮阶段项目。
最近股市不太好,但医疗行业特殊属性决定了它是一个抗周期行业。虽然中国医疗改革进行很多年,但从整体看,中国医疗行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去年中国医疗支出5200亿美元,占到GDP的5%,美国的数字是2.9万亿美元,占GDP的18%。人均数字中美差距更大,中国人均医疗支出只有400美元,美国9600美元,我们是美国的1/24。人均拥有医护人员数,我们也远远落后,2011年中国每1万个人拥有医生14个,是美国的一半,每1万人拥有护理人员15个,不到美国1/6。还有一个中国特有现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最好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备都在大城市大医院。当然,这种资源不匹配,也给在座诸位带来很多创业机会。
正因为中国医疗行业起步不高,所以也蕴藏很多机会。
2大宏观推动因素
首先,中国人口结构在向老龄化发展,一个数据是,到2030年,65岁以上人口数将占到中国总人口数的1/4,每4个人里有一个65岁以上的。另外,过去这么多年中国持续推进城镇化,我记得小学课本上曾说过,中国10亿人口8亿是农民,现在这个趋势倒过来了:近6成中国人口居住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突破四千美元,这种人口特征的变化会驱动医疗行业的巨大发展。
另一方面,政府在不断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医保已经实现大于95%的覆盖率,政府的医保报销标准也不断提高,过去几年增长3倍以上,现在达到320元。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不仅是大医院,还包括社区医院、乡镇诊所。
因为上述原因,过去2年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创业非常踊跃。今年上半年中国医疗行业融资案例一共177起,比去年同期增长56%,金额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