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两会声音】王敏:加强过期药品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对过期药品虽有管理制度,但强制性配套措施缺失。大量过期药品去向不明,可能导致其重新回流市场,带来用药安全的系统性风险。江苏省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敏代表建议,加强过期药品管理,以遏制因过期药品不加限制丢弃而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导致局部生化污染事件的出现。

王敏介绍,我国《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效期管理制度”,但对于过期药品如何处置并没有提及到。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过期药品的处理很不规范。据调查,我国药品约80%流向医院,零售药品只占20%左右,过期药品存放的“大头”是医疗机构。据悉,医院的过期药品一般原则上是“层层退回”,医院为了避免风险,药品一般在近效期三个月时,就全部退回药品供货商,药厂业务员再以成本价向供货商回收。

王敏分析指出,造成近效期药品退回管理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医疗机构特别是大中型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环节中处于强势地位,药品生产经营单位为延续业务,难以接受近效期药品的退回,同时医疗机构也不愿自行报损处理而承担损失;二是医疗机构在药品购销中采购计划不合理,造成大量药品未被使用而临近效期并退回销毁,直接导致资源浪费;三是当前卫生体制存在弊端,仍是“以药养医”的现状,医疗机构占据着很大的药品终端份额。

据了解,过期药品回收后多数可能被销毁。但究竟采用何种方式销毁,操作不透明、不规范、无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据介绍,家庭过期药品回收起步稍早,但也存在渠道单一、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据2009年的一项调查,我国居民有73.4%处理过期药品的做法是直接扔进垃圾箱,能进行销毁等妥善处理方式的不足20%

王敏建议国家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加强过期药品管理,出台过期药品处理硬性规定,同时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医药分业、营造公平的医药购销环境。尝试建立近效期药品限制退货、过期药品终端销毁制度,促进医疗机构及经营企业合理制定采购计划,避免过期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风险。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药房托管争议不断 九州通、华润表示未参与

  挂号网发布《2013年挂号网患者情况报告》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药品降价治标不治本

  北京:儿童用制剂说明书将出新版

  罗氏旗下血液梅毒诊断试剂Elecsys Syphilis

  仿制药低水平重复现状未改观

  凯美纳成为近年来国内新药研发亮点

  卫计委: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指标改善明显

  奥克斯集团:民营医院的公平性急需政策明晰

  【两会声音】九三学社姚志彬:中药命名规范

韩国:强制性“远程医疗”引发部分医院罢工

罕用药:听见你的声音

霍尼韦尔为中国药品监管保驾护航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用自己的办法破解医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用自己的办法破解医

【两会声音】政府工作报告拟改16处 增构建和

【两会声音】柯云峰:药店进医保定点太难

谷歌将推可穿戴设备智能药丸 掘金两类股

班德尔王昕昱:用移动技术与行业数据,重塑

药企迎接新版GMP“大考”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