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政策调整窗口期,疫苗好消息频传。
9月6日,沃森生物宣布公司今年申报的“系列重大传染病预防用疫苗新产品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通过评审并列入“2012年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发展专项资金计划”,同时获得8000万元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同日晚间,华兰生物也公布了公司申报的“疫苗国际化认证建设项目”通过评审,获得了5800万元的国家补助资金。
据此前消息透露,由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与卫生部联合启动的“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发展专项”已完成评审,拟支持项目共有27个,每个项目约可获支持资金超过2000万元。从沃森生物和华兰生物所获扶持金额来看,远高于此前预估平均值。政策层面对疫苗行业的扶持力度可见一斑。
这与不久前出台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亦形成呼应。规划确定的蛋白类等生物药物和疫苗工程要求,到2015年,实现30个以上生物医药新品种投放市场,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我国防控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能力明显提高。
此外,近期国内疫苗开发捷报频传,多个疫苗新产品面世或即将投产。急速扩容的疫苗市场上尽管仍是几大外资厂商占据主导的局面,但“中国军团”正蓄能待发。
潜能将释放
国内乃至全球疫苗市场正在急速扩容。目前世界疫苗市场规模已超过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1%,远远高于整个制药行业4.4%的年增长率。据PharmLive预测,2012年全球疫苗市场将有望达到340亿美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疫苗生产能力,而且市场规模也较大。现在中国有疫苗生产企业36家,能生产预防27种疾病的疫苗,年生产能力达10亿剂;现阶段中国疫苗市场的规模大约为50亿元,并将在2011~2015年间保持高于20%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12年中国疫苗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20亿元。
尽管面临着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以及来自外资巨头的激烈竞争,在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中国疫苗生产企业释放的能量也日渐高涨。
据统计,截至8月21日,国内上市公司中正在开发和研究的疫苗有87种,其中包括治疗威胁生病疾病的艾滋病疫苗、重型乙肝肝炎疫苗、新型结核病疫苗等。
智飞生物8月23日公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