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2222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2011年,科技部出台《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行业发展重点,同时提出了强化创新引导、完善政策措施、优化产业环境等保障措施。2014年2月12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拟单独设立创新医疗器械审查办公室审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文件指出,将按照早期介入、专人负责、科学审批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办理。新审批程序将打破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和普通产品同等审批的僵局,利好国内创新龙头企业。
在内部、外部环境的利好情势下,业内人士都看好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会迎来飞速发展的20年。”
芮国忠告诉记者,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没有市值很大的企业。目前全球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总额占全球医药市场总销售额的一半,其中,全球排名前10位的医疗器械企业强生、西门子、GE医疗、美敦力等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4.8%。未来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龙头型的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市场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未来,医疗器械产业将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焦点领域,将在技术、人才、管理、服务、资本、标准等方面全面竞争。”芮国忠说。
芮国忠说,医疗成果转化需要科技和资本、产业结合,否则创新都将前功尽弃。因此,他尽力推动金融资本参股医疗器械企业加速器内的企业,以求推动科技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技术和产业资本的结合。除此之外,进行项目产业孵化创新,同时建立商业模式是他进行医疗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