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精神病学领域取得了不少成功,未完成的计划也在延续,那么新的一年里精神病学方面又会有哪些不同呢?哪些方面还会有进一步突破?近期 Ghaemi 教授就 2015年精神病学的发展在 medscape 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见解。
新药物
新药的研发总是大家最关注的事情,2014 年新药物命名系统发布,大家开始越来越重视药物的作用机制,新的一年中可能会有更多针对作用机制的新药。
目前主要的抗精神病药物大多数都有心血管副作用,包括:胰岛素抵抗及脂质生成增加,从而增加病人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像奥氮平、喹硫平这些广泛使用的药物,上述副作用始终是个难题。
抗精神病药物是精神类药品的最大市场(大多数抗抑郁药物都是通用的),对制药公司来说,研发新的抗精神病药物仍有很大商机。为使自己公司能够脱颖而出,大家一直致力于研发没有心血管副作用的新药,目前成功研发出 3 种这样的新药:阿莫沙平(阿塞那平)、鲁拉西酮、伊潘立酮。尽管其疗效还未得到证实,最起码安全性有所保障。2015 年希望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争取研发更多安全的新药。
抗抑郁药
目前市场上很多抗抑郁药仍在广泛使用,且都是通用的。少数几种新药像去甲文拉法辛、维拉佐酮、沃替西汀既没有增加疗效,安全性也没有多大改变(这点不同于新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不同于抗精神病药,容易引起并发症,一直没有安全、副作用少的新药问世。
很快,也许是今年,也许是明年,可能会出现新型抗抑郁药,而且不再是另一种 5-羟色胺或是去甲肾上腺素激动剂,美国一直在努力,欧洲目前也研发出了阿戈美拉汀——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尽管疗效并不比其他药高,但是其作用机制不同,副作用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由于某些原因,阿戈美拉汀还没有出现在美国药品市场,但是另一种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在美国已用于治疗失眠症,这将有助于阿戈美拉汀走向美国。同时雷美替胺或可用于治疗双向障碍,因为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目前对双向障碍的治疗还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与其说雷美替胺是二十世纪抗严重抑郁药,还不如说可能是未来双向障碍的首选药物。
Ghaemi 教授说道:“我只能说祝其好运,很难说这会成功,因为之前很多数据都表示抗抑郁药对双向障碍疗效不大。如果雷美替胺对双相障碍无效,那么对欧洲那些尝试用新生物机制药物治疗非双向抑郁障碍患者的医生来说,是一种不幸。”
安非他命“成瘾”
越来越多的人患有注意缺陷/ 多动综合症(ADHD),尤其是成人。虽然安非他命类药物属于最早的抗精神病药物(19 世纪 30 年代就开始用来治疗抑郁症),但是沿用几十年后,也开始出现该机制的很多新药如苯丙胺盐混合物(安非他命 / 左旋安非他命)、盐酸右哌甲酯缓释胶囊(右哌甲酯),并得到广泛应用,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成人出现ADHD 以及安非他命“成瘾”。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应该弄明白这些“成瘾”是否真的有利于患者治疗。
心理疗法
除药物治疗,精神病学一个很重要的突破就是应用心理疗法,这种改变是美国过去几年经济及两个政治变革(心理健康平权行动及可支付医疗法案)的产物。
过去心理治疗费用只能报销一部分,保险公司通常对心理治疗有次数限制(一般在12 次以内),超额的心理治疗都要被严格监督,通常会拒绝报销。而很多疾病像人际关系问题、人生过渡期处理以及家庭冲突通常都需要长期治疗,经常是一年或者更长,而现有的心理治疗限制大大阻碍了心理治疗进展。因此,现在增加了心理治疗的报销力度,保险公司再也不能限制心理治疗次数,这有助于病人长期治疗。
存在人际关系或社会问题的患者不需要再假装成严重抑郁症或是双向障碍,进而不得不接受可报销的长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