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成立“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任组长。在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中,包括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
根据2015年1月财政部印发的《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通知,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
目前,北京已将10家左右民营医疗机构纳入首批政府购买服务名单,但还未正式开展,其中涉及最为艰难的价格谈判及补贴金额。据悉,政府购买服务的名单和目录还将持续扩充。
多城市陆续开展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巨大,并且在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财富增长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因素的驱动下迅速扩容。
据德勤发布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研究报告,2013年我国卫生消费总额3.2万亿元,在过去9年保持了17.2%的复合增长率。然而相对于高收入国家10%以上的水平,中国医疗卫生支出仅占GDP的5.6%。
近年来,中国民营医院增长迅猛。国家卫计委统计,截至2015年8月底,全国医院数量达2.7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3314个,民营医院13475个,民营医院在数量上首次超越公立医院。然而,在诊疗服务数量方面,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只占10.9%,出院人数12.9%,与公立医院对比悬殊。
在政策环境利好、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开始推进购买公共医疗服务,引入社会资本来满足公众更加多元化的需求。
国内政府购买服务最先产生于上海。2000年,上海率先在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时提出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卢湾等六个区的12个街道开始依托养老机构开展居家养老试点。
国内各省市也陆续试点医疗服务购买,类别及形式多样。
2016年6月,宁夏石嘴山市助残服务首次引入政府购买。大武口区向社会购买了残疾照料服务、公益性助残项目、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康复服务、无障碍改造5个服务项目。
福建漳州龙文区6月印发并实施政府购买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服务方案,明确了向一些民营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内容、流程,以及费用标准。购买的服务主要针对在龙文区范围内举办活动或上级指定负责以及征地拆迁等医疗卫生保障任务。
费用方面,包括医生80元/天,护士80元/天,120救护车司机80元/天;救护车按每半天为一车次,每车次90元。结算方式上,若主办单位有专项经费,可从中拨付;若无则可向区卫计局申报审批,经龙文区卫计局研究同意后从政府购买服务医疗保障经费中给予拨付。
今年7月5日,江苏省发布首批省级民政类服务购买清单,省民政厅拟出资2.44亿元,通过公开竞标、邀标、单一采购、委托等形式,向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购买23个大项目的服务。
首都医疗集团旗下爱育华妇儿医院是首批纳入北京市政府购买医疗服务的非公立医疗机构之一。
“我们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洽谈,之前有一些摸底调研,4月8日第一次开会。”爱育华妇儿医院董事长范子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参与第一批合作的医疗机构大概在10家以内。”
在范子田看来,政府购买服务提倡多年但动静不大,此次下决心做此项采购,“主要是因为二胎政策导致儿科、妇科医疗资源紧缺,问题已经被推到两会和高层领导面前。这不是我们单方面能推动的,是国家认为不得不推动。”
作为国有资本投资的三级专科医院,首都医疗爱育华妇儿医院的建立和运营为国有资本主导的混合所有制办医模式,属于社会办医疗机构。医院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规划床位300张,一期开放床位200张。产科与北京妇产医院合作,儿科与首儿所合作。
据范子田介绍,北京市卫计委在挑选合作对象时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首先是医院要正规;第二,医院要有一定的床位规模,在北京,爱育华是社会办医范畴内唯一一家三级专科妇儿医院,是政府购买医疗服务中规模最大的;第三,是要有足够的硬件实力和技术水平,因为政府一旦购买服务,意味着民营医院最需要的资源客户不愁了,所以要保证服务能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