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共2165字,分2页,当前第2页,快速翻页: |
30年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疫苗的研发,但由于艾滋病病毒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的原因,使得疫苗研发的整个过程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从发现病原到最后发现疫苗,不同的病种所要经历的时间长短是不一的”,周凯说,比如麻疹用了10年,乙肝用了16年,而脊髓灰质炎则用了47年,艾滋病到现在出现30年了,疫苗研发仍需时日。
令人振奋的是,最近,因发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而闻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教授透露,其团队正在开发的长效型抗艾滋病药物GSK744LA已完成第二期临床试验,准备进入第三期临床试验。这项研究已于今年3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刊载,可望成为艾滋病疫苗问世前的过渡方案。
在疫苗研制成功之前,通过一些有效措施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是关键。中国的艾滋病新发感染中约90%都是通过性传播的,所以预防性传播还是中国艾滋病防控未来的一个工作重点,尤其是要加强在青年人群中的传播。比如要遵守性道德,避免非婚性行为;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孕产妇要严格进行HIV抗体筛查,HIV感染者的孕产妇要采取HIV母婴传播阻断措施等。
此外,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加强国际合作,也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措施。比如,学习非洲在抗病毒治疗、母婴阻断、社会组织参与方面的经验,同时也把中国的监测和检测体系,以及美沙酮疗法推荐给非洲,共同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