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终端营销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拥有巨大潜力

“我们在淘宝的旗舰店计划于5月上线营业。”正式上线未满1年的广药健民网负责人陈嗣科4月17日透露上述信息。他表示,采取自营网上药店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双管齐下的原因,主要看重电商对数量众多的网上用户的影响力。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拥有巨大潜力,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主管部门和企业界共同维护打造。

诸侯混战

“目前国内医药电子商务模式较为单一、效率相对不高、水平参差不齐,非常容易受政策左右。”分析人士指出,尽管2011年淘宝、京东、当当等大型电商涉药引发轰动,其后也有多家医药电商陆续上线,但目前尚未生成特别突出的龙头企业。

截至4月18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可查询到的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的企业共108家,其中服务范围为“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的B2C企业有62家之多。

中国网上药店理事会此前的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医药B2C的规模达到4亿元,已出现5家销售额达5000万元的网上药店;预计在2012年,医药B2C的规模将达到15亿元,将会出现4~5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网上药店。

不过,上述数据与最早开展药品电子商务的美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2011年,美国网上药店的销售规模已占整个医药流通规模的近30%。

对此,陈嗣科坦言,差距主要在于政策引导方面。在他看来,美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达,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发展形成的B2B、B2C、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多种形式竞争并存,并且通过第三方物流网络完成药品的分销与配送;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的网上药店与保险公司有联动。而在国内,绝大多数处方药销售渠道依然是医疗机构,网上药店可分羹的份额原本就不大;同时,网上药店仍未获得医保方面的认可,在政策引导下,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可以报销的大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

研究人士也指出,假若能实现药品网购与医保卡、农村合作医疗卡的无缝对接,可挖出非常大的潜力。“不过,在对接前迫切要解决的还是政策方面的缺失问题。”该人士表示,医药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制约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已颁布的20多部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中,没有专门针对医药电子商务的法规。鉴于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与运行需要良好的政策与法律环境,研究人士呼吁,监管部门应加快制定医药电子商务发展与规范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法规。

B2C第三方发力

从公布的获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企业名录可发现,受药品零售市场环境变化的冲击,国内连锁药店加快了开发医药B2C的步伐,从早期中小型连锁的谨慎试水,到如今益丰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等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加入,无疑将加快医药B2C市场走向成熟的速度。

与此同时,大型电商如淘宝、京东的支持和推动,与网上药店联手形成优势互补。如不久前更名为天猫的淘宝商城医药馆,在经历了9个月的调整后再度开张,和九洲大药房、金象大药房等14家医药零售商实现了技术对接。不过,由于淘宝商城只取得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因此天猫医药馆只提供药品信息展示,消费者购物则会跳转至相应网上药店。事实上,可跳转正是不少网上药店考虑与第三方电商合作的重要原因。

不过也有研究者提醒,尽管从服装、家电、图书等行业看,电子商务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其便利性,但在B2C网上药店经营者看来,品种和覆盖面才是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大城市而言,网上药店的便利程度远不及遍布城区的社区药店。”一位网上药店经营者如是说。该经营者坦言,常用的OTC品种在网上药店的销售并不理想,反而如造口袋等普通药店少配置的品种购买量更大。从目前已上线的众多网上药店中,也可发现类似倾向——往往保健品和特殊器械会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常用的OTC药品出现在首页的不多。

陈嗣科表示,对工业企业来说,网上药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助力产品覆盖面的扩大,“通过网上药店的配送把产品渗透到原本未覆盖的地区。”以岭药业全国零售经理尹小文也认为,网上药店对产品的推广作用比传统药店要大。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1年沪上中药老字号销售保持两位数增长

  医药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年内营收规模预计达15

  降低患者用药支出 上海欲重新推广“拆零药用

  零售终端加入广药元素 榜单之争面临多重压力

  医药流通:第四方医药物流还有多远

  诺和诺德首认业绩下滑 外资药企迷失医改

  新兴市场医药供应链重构:中国是最有潜力市

  电商售药违规争议 药监局尚未有明确定性说法

  医药流通行业向“集约化”发展 要警惕垄断苗

  全国首家第三方B2C医药网购平台上线

医药流通管理常态化推进 企业转型趁早

医药流通市场:物流破局

医药电子商务:远景可期 近景朦胧

医药流通企业集中度待提升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拥有巨大潜力

药品营销:医药品牌没有速成班

药品零售终端观察:药店多元化修炼

给中美史克的营销改进:唤醒沉睡的巨人

OTC药品营销:不迎合守住价值底线

药店谋求转型 规则细化可期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终端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