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直陈痛点!国产医疗器械“三大难”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古文劝诫世人要不断反省,知不足、晓困难,然后发奋图强、提高自己。而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和应用国产医疗器械的利好政策环境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又面临哪些难点和重点呢?

愿望与现实的距离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孟建国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年均增速在20%以上。2013年,全国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万多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287亿元。总体看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但是在高端大型医疗设备领域,与国外还有一定距离。

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在这8万亿元中,医疗器械可能占到1万亿元左右。也就是说,届时我国医疗器械产值将在现有2000多亿元的基础上翻两番。在这一发展形势下,产业如何重塑格局、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是亟须研究的问题。

上海健康医学院蒋海洪副教授分析认为,我国建立了很多推广使用国产医疗器械的激励机制,政策的动向是好的,不过现实情况离政策愿望尚有一定距离。应该看到,近两年,很多技术含量较低的医疗设备已经实现国产化,但是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程度有限,很多核心知识产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在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支持下,估计公立医院推广使用国产设备的问题不大,但是民营医院采购医疗器械不会唯国产品牌。这意味着,国产医疗器械在部分医院的推广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技术存在不足

在若干利好政策和措施中,2013年启动的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工作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据了解,近两年,该遴选工作重点选择超声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T机、磁共振仪等覆盖面广、用量大、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对降低医疗成本作用显著的产品进行了摸底调查和评选,至今已经公布两批优秀产品目录。在评选标准中,设备技术参数占60%,企业情况占20%,专家评比占20%评选人员通过听取用户意见,考察企业资金面、研发能力等情况,从中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

总结起来,工艺和材料是困扰产业水平提升的两个主要问题。不拥有关键技术,就称不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医疗设备。”孟建国告诉记者,遴选工作发现,现在国CT机采用的球管多是进口部件;国内DR平板探测器的生产企业较少、技术有待提高;国产超声设备企业亟须在64通道以上彩超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机械手的精密度和基础材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医疗器械研发需要医院、企业紧密结合,然而现在很多研发人员只在实验室里搞设计,对于医院急需哪些产品,研发人员并不是十分了解。国外企业的做法是把研发中心建在医院周边,时常到医院了解哪些产品需要研发或改进。当前,我国亟须建立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基地,促进企业、医院挂钩。

亟待发展的医疗器械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创新工作需要重点关注3.0特斯拉(T)超导磁共振、32CT机、64通道超声仪、高通量检验仪器、床旁检测(POCT)系统、集成流水线式检验分析系统、无创呼吸机等领域。

在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未来覆盖面较大的磁共振产品应该是1.5T3.0T超导磁共振系统,目前国产3.0T磁共振系统仍待突破;另外,我国企业已经具备16CT机的生产能力,但是32CT机做得较少,64CT机的生产技术仍被国外企业垄断。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遴选人员没有在市场上找到国产无创呼吸机,目前我国企业只生产有创呼吸机。由于使用有创设备需要在患者身上造口,对医生的操作水平有很高要求,因此限制了有创呼吸机在小医院的推广使用。未来几乎所有医院都要配备无创呼吸机,院内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的应用比例应该在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平价药店退出是行业进步标志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全新

  国家卫计委“一带一路”医卫合作实施方案(

  上海医药布局“线下诊所+药房”

  辽宁“拉黑”医药商业贿赂企业

  中草药翻身成股市新贵

  15种特殊药品纳入宁波大病保险

  我国疫苗市场年均增长率达15%

  GSK天津工厂GMP证书被收!被英国老家的药监

  福泰制药联手CRISPR Therapeutics 基因编辑

南京取消公立医院病房等级 特需病房床位不超

药企上书省领导诉苦:自主创新药进不了医保

全国政协:仿制药质量“如何从60分到100分”

以行政手段配置医疗资源 分级诊疗必然是“削

超8成地区启动大病医保 将推医保药品支付标

生物医药向海洋“问药”

江苏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医保药品支付标准规则将尽快出台

进口耗材昂贵 外科医生很悲伤:在为耗材商打

境外医疗旅游需求不断升温 开始走向大众市场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