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2011年起一度停下并购步伐的上海医药(601607,SH/02607,HK)将重启并购的消息在市场上传出。
上海医药一位高管1月13日在回应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方面希望今年在工业并购方面能够做些事情,目前具体的问题还不能披露,但是我们希望有比较大的并购会在今年出现。
一位熟悉上海医药的业内人士表示,因为工业并购要求具备整合能力、营销和产品等资源的协同能力,因此公司能够在工业并购方面取得成功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内部整合能力。
或“重工业轻商业”
13日,上述上海医药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接下来的并购可能会侧重于工业并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公司H股募集的资金根据用途来看,还有48亿港元需要用在工业并购,10亿港元左右用于商业并购;此外,目前整个商业并购在2012年年初达到了顶峰,再往后可能并购的标的就会减少,没有很大的标的。“即使有商业并购,也不会很大。”
对于制药方面的具体领域,上述人士表示,目前还很宽泛,可能会是公司的薄弱部分而市场又比较稀缺、盈利性比较强的品种,或者是目前公司已经有一定基础、能够用到公司此前的营销基础的品种。
上海医药董事长周杰此前在媒体交流会上对记者表示,并购还是要看品种,不会为了财务报表好看而选一些公司。此外,对于此前曾经提到过的海外并购会相对谨慎。
上海医药在H股上市时,曾被市场寄予厚望,希望未来通过战略并购扩大业务规模并取得增量利润。但从最近两年的情况来看,上述预期并未达成。
从2011年开始,上药的收购速度就已经放缓并几乎停滞不前。2012年4月份,周杰接替吕明方成为上药“掌门”后,更是表示将不再进行商业并购,而转向工业并购。此前的2012年初,上药完成了对金和生物、常州康丽制药等原料药企业的收购。
2012年上半年周杰所做的收购很明显改变了吕明方时期上海医药并购战略主攻医药商业的策略。2010年以来,上药开始跑马圈地,基本确定商业的全国战略格局框架,对科园的收购,曾创下医药商业史上最大收购。
内部整合是关键
2011年5月,上海医药登陆香港联交所,募集资金总额逾20亿美元,当时是近5年全球最大的制药类企业IPO,但随后传出“内斗”传闻,“改革派”代表吕明方“出局”,处理大股东方和原有国企文化之间的融合问题,是上海医药面临的一大难题。
中金公司一份报告指出,去年以来由于上海医药公司管理层变动幅度较大,直接带来公司并购工作放缓,随着新管理层步入正轨,并购有望重新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