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其他药物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或迎来新旧更迭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药物市场有望迎来一场更替性变革。引发这场变革的有可能是先声药业近期上市的艾得辛(艾拉莫德片),这是一只病症缓解性抗风湿药(DMARDs)药物,主要适应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继承了DMARDs药物的传统优势,但是相对甲氨蝶呤(MTX)和来氟米特(LEF)这两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石药物,艾拉莫德在安全性和副作用方面优势非常显著;该产品的治疗费用也比生物制剂低很多。艾拉莫德有望成为DMARDs药物的下一代一线品种,并且掀起小分子药物在该领域的变革。

有望替代甲氨蝶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世界发病率约为0.5%~1.0%,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约为0.36%,全国约有RA患者500万人。

在RA治疗药物中,尽管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症状,但是关节炎症和骨质破坏仍可持续发生和进展;而DMARDs药物则可以减轻甚至防止对关节的破坏。

目前,达到临床缓解或低活动度是RA的治疗目标,尤其早期治疗、联合治疗是重要策略和方案。根据2010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指南,在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被根治的情况下,阻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高目标。因此建议患者早期积极、合理使用DMARDs药物进行治疗。

但遗憾的是,目前临床可供医生选择的药物还非常有限,常规使用的只有MTX和LEF。

MTX是抗代谢类药物及叶酸拮抗剂,20世纪50年代被试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取得良好疗效。至今,虽然有新药出现,但由于价格便宜、服药简便、疗效确切,MTX仍被广泛用于治疗RA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在,MTX作为治疗RA的首选药物被写入我国新出台的RA诊治指南。

但是,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MTX在临床应用时,除了发现肝酶升高、胃肠道不良反应等常见不良反应外,还出现骨髓移植、继发性肿瘤、不可逆的生殖障碍等严重不良反应。

LEF则是一种合成异噁唑类化合物,具有免疫抑制及抗增殖作用,1999年在中国上市。同样,作为一只免疫抑制剂,LEF的安全性也是医生和患者最担心的问题之一。由于LEF存在间质性肺炎、腹泻、脱发等一系列安全性问题,美国FDA曾提议从市场上撤出LEF。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只有44%的RA患者得到规范的DMARDs治疗,将近60%或56%的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或者压根就没有用过DMARDs抗风湿病药物,最后导致身体残废。

艾得辛的临床数据结果显示,作为传统DMARDs药物,最快4~6周即可起效,艾得辛继承了传统DMARDs药物的优势,抑制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表达,可以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缓解患者的病程和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该产品又具备一些新的优点,与MTX和LEF等传统细胞毒药物相比安全性更好。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鲍春德表示,如果今后临床应用证实艾得辛确实如临床试验的相关结果这样,艾得辛将非常有望成为甲氨蝶呤的替代品。

看好小分子药物

作为发病率颇高,且治疗需求远未被满足的疾病领域,RA用药市场近几年非常被各国制药企业所看好,DMARDs药物中,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

就中国市场而言,由于受到医改等各项政策的影响,患者报销比例明显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销售同比增长高达42%,销售额为39亿元。

但有机构估算认为,全国RA用药市场的理论市场容量起码超过75亿元,也就意味着还有接近36亿元的未实现市场;并且由于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就诊率低,误诊率高,不规范治疗较多,DMARDs的市场份额仅为9%,专家相信,随着就诊率和诊断率的不断提升,DMARDs的市场份额会逐渐增加。

而实际上,除临床常用的MTX和LEF之外,尽管跨国公司近几年在中国上市了多个类风湿领域的生物单抗药物。但月均数万元的治疗费用对一般患者的用药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尽管它们在疗效方面有一定特效,但是仍长期作为二、三线用药待选。此外,凭借昂贵的价格优势,生物制剂类药物这一领域的销售总金额却获得较好的增长。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2011年抗菌药物医院市场首现负增长

  治理保健品市场乱象亟待当头棒喝

  2012年中国诊疗设备进出口总额增幅将达20%

  抗贫血药物市场打破垄断 竞争显现

  地奥心血康获准在荷上市 中成药首入欧盟

  中药奢侈化:大幅提价 定位高端人群

  未来麻醉药市场预增

  特色原料药企业借助先发优势向制剂出口转型

  全球走俏 甘草进口量价齐升

  我国对中东中药进出口额大幅增长

医改利好 外资器械拓展中国市场

抗生素复方制剂迎拐点

家用医疗设备日益小型化

多重推力刺激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增长

自律是药用辅料企业质量升级的基石

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将实现三大集聚

全球研发预算投入最大的10家医疗器械公司(

全球研发预算投入最大的10家医疗器械公司(

繁荣的巴西医疗器械市场

2012年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研究分析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其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