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阿尔茨海默病或与基因变化有关

据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网站报道,经过对脑组织的解剖分析,科学家首次发现,后天的基因功能改变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亦称老年痴呆症)之间存在的某种可能的联系。研究人员强调,仍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这些基因功能的改变是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的“元凶”。

事实上,科学家已经发现,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锻炼和炎症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脂肪堆积引发的血管堵塞,与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提高相关。新研究则印证了不良生活方式其实是通过影响基因功能,从而最终导致疾病发生。

对脑组织样本的分析所得数据更加印证了这一构想。相关脑组织取自上百名死亡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基因部分由来自英国和美国的两个不同团队分别进行研究。

但是,想要确定基因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是否存在直接联系并非易事。因为这些脑组织样本取自死者,研究人员无法断言基因变化是否与该病有关。甚至有研究者提出质疑,这些后天的基因变化只是自然衰老过程的一部分。

两支研究团队都选取脑组织中的部分DNA,观测其通过甲基引发的化学变化。这些后天变化并不会改变遗传信息本身,但能够明显影响基因的表达模式,其中一些或许能触发癌症和精神障碍等严重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

经对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甲基变化,特别是内皮层一个名为ANK1的基因。但此前并未发现该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该基因产生锚蛋白。据悉,锚蛋白是细胞膜外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细胞结构完整具有重要作用。

英国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主管Simon Ridley表示:“这一研究成果使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了更多了解,ANK1基因亦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我们将对ANK1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分析是否还有其他致病的基因变化。”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美国:二硫化钼纳米孔有望降低基因测序花费

  北京:养老机构中的医疗器械费用将纳入医保

  安徽规范静脉输液 53类病门急诊无需输液

  国家“千人计划”首设退出制度 千人专家该如

  吉林省:2014年关于发布吉林省医药采购服务

  江西省:2014年关于调整匹伐他汀钙片中标价

  广西自治区:2014年关于公布7月份广西政府办

  山西省:2014年关于2011年度基本药物挂网目

  山西省:2014年关于安徽省八宝五胆药业有限

  海南省:2014年关于推迟执行2012年海南省非

阿司匹林或存在第二种靶点 有望用于新药开发

福建省出台措施扶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罕见病在中国:无定义无药物研发的立法支持

FDA批准使用PharmaJet公司的无针注射系统来

《科学》:埃博拉病毒具体做了些什么?

北京对抗生素使用已常态管理

ALS冰桶挑战掀网络狂欢 业内呼吁出台罕见病

我国完成六项中药循证医学研究

京新一轮医疗卫生改革思路浮出水面

英国欲成为DNA检测行业全球领先者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