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针对国家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通知,陕西省物价局会同省卫计委、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陕西省工商局,联合西安市物价局召集各大医院、药品销售企业代表,在西安召开药品价格政策提醒告诫会,号召全省药品生产、经营者在药品价格放开后,严格遵守国家的价格法律法规,维护好药品市场价格秩序。
普通降压药每盒上涨5元
家住西安明德门小区53岁的明师傅患高血压已经有五六年了,医生建议他服用安宫降压丸。近4年来,他一直服用这种降压药,每盒28元。
6月8日,他和爱人在小寨某医药超市购买时,发现涨到了35元一盒。工作人员告诉他,6月1日起,国家取消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药品市场放开后,部分药价有所浮动。“取消政府定价,会不会药价涨得厉害?我一年光吃降压药就得花几千元,药价疯涨,我以后咋办?特别像和我一样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的低收入家庭,怎么承担得起药费呢?”明师傅担心地说。
记者随后走访了西安市内多家医药超市,像明师傅所称的降压药安宫降压丸每盒33——35元,另一种安宫降压丸(水蜜丸)每盒79—83元。其中多家医药超市工作人员说他们基本上执行的是原来的价格,部分紧俏药品价格做了轻微上调,这主要取决于药品生产厂家的发价。老百姓大药房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目前基本上还执行的是原来的价格,取消政府价格后,估计像球蛋白等一些市场稀缺药品的价格会有相应涨幅,普通常用药依然要到物价监管部门备案,并接受调控。
西安30种药品价格集体上涨
西安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6月1日起药品价格全面放开,近期检查全市药品价格情况发现,4000多个品种中有30多个品种药品价格上涨、5个品种价格下调。针对媒体报道地高辛片价格暴涨10倍的问题,西安市物价局调查发现,该药品为上海一家医药企业生产,2014年该药品价格放开,2014年9月1日下发调价通知,药品进价为60元,西安只有部分药店有售,西安某药店虽售价为90元,但实行了明码标价。
部分药品价格上涨是因为上游药品厂家调整价格。为了保证药品价格放开后市场监管,省物价局召开的此次药品价格政策提醒告诫会,就是提醒药品销售企业合理定价、明码标价,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物价部门将开展为期半年的药品价格专项检查,集中整治药品市场价格违规行为。
政府限定药价已不适应形势变化
昨天上午,针对国家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通知以及市民担心的问题,省物价局会同省卫计委、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工商局,联合西安市物价局召集各大医院、药品销售企业代表,在西安召开药品价格政策提醒告诫会。省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说,2000年以来,根据国务院的要求,价格主管部门对医保目录内药品和目录外特殊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最高零售限价)管理。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从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方式本身来看,也存在明显不适应形势变化的地方:一是不能及时反映和引导市场供求;二是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功能重叠;三是对药品实际成交价格的拉低作用越来越弱。因此,加快推进药品价格改革,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管理,建立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势在必行,时机也已经成熟。
药品价格改革涉及五项内容
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具体分为五类情况:一是医保基金支付的药品,由医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制定的程序、依据、方法等规则,探索建立合理形成的机制;二是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三是医保目录外的血液制品、国家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和避孕药具,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四是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考虑到此类药品目前实行严格的生产流通管制、临床使用规范、价格和市场稳定,仍暂时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五是原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其他药品,仍由生产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