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新GMP加速推进 国际化战略机遇开启

2012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影响仍在继续,医药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2012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通报称,2012年1-10月,医药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4590亿元,同比增长20.7%。有关专家预计,我国医药产业2012年销售收入增幅将在23%以上,实现利润增长18%-19%,但销售增速和利润增速均可能下降。

  全球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我国经济也进入了调整和转型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面对更加严格和规范的市场环境,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深入实施对我国制药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同时,药品质量的提高,也将提高我国制药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重要支撑。

  药品质量管理深入推进

  从2012年12月13日举行的全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进工作现场会上获悉,截至2012年11月30日,全国有597家企业获得699张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

  2012年是国家实施新版GMP重要一年。新版GMP于2011年2月发布,该规范参照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欧美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药品GMP标准,有利于我国制药企业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快我国药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步伐。

  按照新版GMP要求,2013年所有医药高风险企业必须通过认证,2015年所有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全部实施认证。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的生产应在2013年12月31日前达到新要求,否则将一律停产。

  据了解,我国有1319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4462条生产线。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摸底调查情况,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大约有23%计划在2012年年底前通过新版药品GMP认证,有60%计划在2013年年底通过认证,另有17%在2013年年底前不能通过认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尹力表示,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整体上“多、小、散、乱”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生产集中度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由此造成的生产经营不规范、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是引发一系列药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是药品监管长期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实施新版GMP,推动调整医药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建立更完善的药品生产供应保障体系,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淘汰落后生产力。

  据悉,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卫生部近日已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快实施新修订GMP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有关问题的通知》,从兼并重组、认证检查、审评审批、委托生产、价格调整、招标采购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明确鼓励和引导药品生产企业尽快实施新版GMP认证。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外资药企“领跌” 第三轮药品降价收官

  未来趋势:制药商向综合医疗服务商转型

  调价恩威并施 药企“钱途”无忧

  西药调价周期结束:下一步,中药

  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呼之欲出 上市公司未雨绸缪

  2013,医药电商寒冬或至

  医药电商:“小宇宙”即将爆发

  价廉让中医“很受伤” 绝技濒临失传

  生物医药产业:多重因素引发重大变革

  2020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达2.3万亿

2013,中国医械市场都有哪些可期待?

无菌制剂生产线GMP认证倒计时 两成药企恐遭

2013,中国医械市场都有哪些可期待?

新GMP剑悬头上 药企或掀新一波并购潮

生物产业迎新契机

“高州模式”变形记:药品明扣重回暗扣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向“新、高、全”方向

“医药分家”改革中看得见的数据和看不见的

瞄准医改红利掘金医药股

新农合大病保障扩容 资金来源依然是个问题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