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石家庄市于2012年5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目前该市已经建成1300多个国医堂、国医馆和中药特色示范卫生室。图为石家庄市裕华区东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医生采用“微波治疗仪”为患者治疗。
为了让传统医学更好造福人民,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五大措施。从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继承保护与挖掘、探索运用现代技术和产业模式加快中医药发展、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大中医药投入和政策扶持等五大方面,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
经历过存废之争的“倒春寒”,当前“中医热”意味着中医药迎来“小阳春”了吗?中医药的生命力来自人民群众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来自中医药不断提高的服务能力,来自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2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造福人民。
发展本土医学正当时
中医药覆盖第一、二、三产业,中医药健康服务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丰富的技术和产品应用也带动了相关制造业发展,年产值超过万亿元。
面对“天时地利人和”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要紧紧抓住大好时机,趁势而上,顺势而为。”他说,“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毫无疑问对中医药界起到了很大的振奋作用,但是我们也要从获奖中得到启示,我们要做好继承和创新工作,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继承保护与挖掘”,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孙光荣说,“促进中华民族多种本土医学的发展十分重要,蒙医、苗医、傣医、维吾尔医、土家族医等少数民族医药,以及上个世纪50年代由我国首创的中西结合医,尽管具有差异,但都是主张自然与人体相互关联、阴阳平衡、综合论治、气血共存共济、内治外治结合。在‘道’这个层面是一致的”。
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强化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和规范种养。”医药不分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离不开过硬的药材。
被称为“中药泰斗”的“国医大师”金世元认为,“中医、中药是一个理论体系,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医治病通过望闻问切,立方开药,药就是治病疗疾的有力武器,中医、中药必须密切结合才能形成战胜疾病的有机整体。中药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品种繁多,产区分散,现状各异,成分复杂,疗效不同。近年来,由于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中药用量猛增,出现了货源不足、部分药品紧张的情况,有不法商贩借机制假、掺假,影响了中医用药的效果,危害了群众健康,必须要依法管理。”
我国目前对药品执行的是流通追溯体系,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彤认为,这一体系对中药材来说存在不适宜之处,因为中药材的管理太复杂,药监部门难以顾及全面。如果由中医药专家组成团队来管理,则效果更佳。他建议把流通追溯体系改为质量监测体系,实行责任追溯制。他以院内制剂为例解释说,“这样既可以提高制剂的质量,又可以增强医院研制制剂的积极性,还可以真正提高对制剂的监管”。
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
“医改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三个问题——医生、医院、医业,而医生是改革的核心。医改的关键不是钱,而是人。”孙光荣说。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继承保护与挖掘,强化师承教育,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
“现在人才培养问题已经十分迫切。”金世元说,“目前中医的从业人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