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言
2015年1月7日,世界著名顶级期刊《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报道显示:美国研究人员已经分离出一种新颖的抗菌化合物(称作Teixobactin),并且该研究发现Teixobactin在小鼠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被发现是安全的和有效的。而更有积极意义的是,其在研究中并没有发现能引起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但是,对于Teixobactin是如何研发的,具体效用如何等,很多人仍旧不是很清楚。因此,本文对这一极有临床治疗意义的潜在新药做一叙述,已解读者之惑。
2“超级细菌”危机
近年来,科学家和政府监管机构越来越担心,抗生素在各级医院和农林畜牧业中的广泛使用可能导致多类型的“超级细菌”崛起。“超级细菌”是指产生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的细菌,传统药物的治疗对它们无效,人类如感染此类细菌后唯有等待死亡或期待自愈。而对于如何面对正在不断增加抗菌素耐药性?很多国家和科学家仍旧束手无策。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于2011年提出全球对抗细菌耐药性的口号: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同时,其就“抗菌素耐药性”向世界发出警告:必须高度重视抗菌素耐药性的蔓延,必须立刻严格管理抗菌素的使用。“超级细菌”的诞生与由此而产生的“无药可用”危机,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或滥用所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密切相关。
3Teixobactin作用机制
此次报道中美国研究人员使用一系列新技术开发的新型抗菌化合物称teixobactin,其可能是第一个全新品类的新型抗生素。Teixobactin的作用机制为在生物体内能特异性的结合到细菌细胞壁一个高度保守脂质结构上,而该结构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的关键构成组织。因此,Teixobactin通过此种方式阻碍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或稳定性,使细菌在体内裂解或消亡。另外,由它的此种药理作用机制分析,Teixobactin对其它的多种复合细菌感染也可能具有疗效优势。
4Teixobactin开发展望
已知Teixobactin已经在实验中被证明对小鼠是安全的和有效的,并且没有发现其能引起抗菌素耐药性。然而,就世界新药开发投资而言,一项新药研发成果平均至少要花费数十亿美元。这平均一个新药需要数十亿美元的花销并不是用在某一项或某几项新药的研发过程中,其往往是新药在开发的路上因为不良反应、毒性反应等情况夭折(新药研发成功率为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这样一来,前期的所有研究经费都打了水漂。而这些研发失败的成本,平摊到一项成功的新药之上,就显得花费十分巨大。因此,Teixobactin作为一项候选新药,其从开发到临床应用之路才刚刚起步。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作为一个全新类型抗生素,Teixobactin的临床治疗意义极其显著。我们来回顾最初的抗生素--青霉素,和最后的抗生素--万古霉素,就其与Teixobactin做一比较。就青霉素来说,过去一个感染患者用几十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治愈,而如今细菌耐药性泛滥的今天,相同病情使用数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曾被称作耐药菌治疗的"最后的一线药物",用来治疗所有抗生素均无效的严重感染。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抗万古霉素耐药性病菌的出现,使其地位逐渐被取代。因此,此次Teixobactin的全新药理机制,会在一开始就以更短的疗程和更小的剂量来缩短对病人不利影响,短期和速效对临床治疗挽救生命意义显著。
5结语
研究中Teixobactin在成功并没有副作用的治疗了两个小鼠感染模型,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部链球菌感染。Teixobactin的治疗机制主要针对细胞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从而避免了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属的耐药机制。但是,这并不代表Teixobactin会在将来的使用过程中一定不会产生目前未知的或未发现的细菌耐药机制,其耐药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此次发表文章中有多名作者是NovoBiotic制药公司的雇员和研究顾问。因此,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