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公立医院扩张再现计划经济下的投资饥渴症

2009年至今,新医改颇具讽刺意味,政策鼓励什么,什么就熄火,政策限制的事情反而越发膨胀。新医改要求保基本、强基层和建机制,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就是强不起来,偏偏大医院快速膨胀。新医改要求医疗资源均衡配置,而城乡之间和各级医疗机构间医疗资源倒金字塔结构却不断强化。

有人认为,公立医院快速扩张说明市场需要。谬矣。要知道,只有公立医院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其扩张行为才能说明市场需要。如果公立医院政事不分、管办不分,与政府依然是父子关系,那么,公立医院的快速扩张就是预算软约束下投资饥渴症的典型表现。

公立医院快速膨胀,与新医改的初衷南辕北辙。大型公立医院拼硬件、拼设备,虹吸医疗人才,相应地,基层医疗卫生组织则越来越弱,形成马太效应。这就强化了医疗资源的倒金字塔分布,使得患者更加依赖大医院。最终导致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离我们越来越远。

2014 6 月,卫计委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快速扩张的紧急通知》,拟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公立医院的快速膨胀。这种行政手段管用吗?答案并不乐观。行政手段可能治标,但肯定不治本。行政手段只能暂时压住快速扩张的现象,而不能熄灭快速扩张的冲动。

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曾用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父子关系和预算软约束,揭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投资饥渴症和扩张冲动。实践上看,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政企分开,管办分开,解除政府与企业的父子关系,有效缓解了此问题。

我国公立医院规模快速扩张,并非意料之外。只要政企()不分、管办不分,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公立医院,必然存在投资饥渴症和扩张冲动,这是规律。如果政策不尊重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讽刺。

要发挥市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落实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原则,使公立医院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而非政府的附属物。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使政府集中精力做好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多能干细胞风波附带效应在日本蔓延

  健康险税优的机会和局限

  当Juno遇上Fate 新技术助力CAR-T疗法发展

  强生首创“爱心用药”专家评估团

  智飞生物暂停代销默沙东两疫苗 公司称影响不

  国家卫计委回应进口药兰菌净被当疫苗使用8年

  中医药行业进一步向社会资本“招手”

  吉列德6500万收购丹麦药企,“剑指”千亿癌

  湖北省:2015年关于部分药品中标信息调整的

  陕西省:2015年关于调整部分入围药品信息的

IVD行业——“大检验”时代的新形势与新问题

产业整合规模超百亿 医疗并购基金扎堆

辽宁省:2015年关于公示辽宁省新一轮药品配

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关于建立和完善内蒙古

全军统筹:2015年关于调整中选产品配送企业

广东省:2015年关于对第四批基本药物交易未

全军:2015年关于公示生产企业与经营企业名

广西自治区:2015年关于公布退出低价药品清

广西自治区:2015年关于对部分拟停止网上交

2015年AACR会议:七大癌症研究热门新技术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