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名称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药出口中亚第三峰将至 西药类为出口发动机

199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以来,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商品贸易增长迅猛,贸易额从1992年的4.6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459.4亿美元,增幅近百倍。中国正迅速成为所有中亚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

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医药贸易也飞速增长,2012年贸易额达到2.29亿美元,出口额达1.76亿美元,其中西药类产品出口额9027万美元。201318月,我国对中亚地区的医药贸易额达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01%,出口额达1.23亿美元,同比增长6.28%,其中西药类产品出口6615万美元,同比增长10.68%

经历两个增长高峰

我国与中亚地区的医药贸易往来频繁,中亚地区也是我国医药产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之一,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76%以上。

中亚五国独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工业体系陷于瘫痪,制药工业相对落后,医疗设备生产能力几乎为零,对中国医药产品的需求相当旺盛。2003年,商务部开始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中国商品展览会,北京双鹤药业、深圳迈瑞等医药企业开始开拓中亚市场。

我国对中亚地区的医药出口贸易增长历程中存在着两个高峰:分别在2008年和2011年。

2008年,中国对中亚医药出口增长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同比增长率达32.36%。但在2009年和2010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显现,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医药贸易受到波及,出口增幅显著下滑。2011年,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医药贸易亦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走出,出口贸易达到了第二个增长高峰,同比增长率达32.34%,几乎与2008年持平。

西药类产品一直占据着我国对中亚医药出口的半壁江山,占比从未低于50%。随着医药出口的起起伏伏,西药类产品的出口增长也分别创出2008年的29.44%2011年的28.28%两个增长峰值。

但随着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和不确定影响因素增多,中国对中亚地区的医药出口增速又出现放缓。进入2013年,中国对中亚地区的医药出口增长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但从6月份开始,增长曙光初现,医药出口额从前期的负增长反弹至20%左右的正增长,西药类产品出口增长率也在7月份攀爬到54.73%的高位。

西药类为出口发动机

201318月,我国西药类产品对中亚地区的出口主要集中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国,金额分别为3425万美元和1934万美元,占比分别达51.78%29.24%,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31%15.84%,在对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出口负增长,对塔吉克斯坦出口微增长的情况下,为我国西药类产品对中亚地区总体的出口增长恢复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中原料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几乎平分秋色。原料药主要类别为其它西药原料、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酸类;其它西成药、头孢菌素类药品和青霉素类药品占据西药制剂大类出口前三甲。依照出口海关编码来看,出口额较大的西药品种以其他已配定剂量的制剂、蛋白胨衍生物表现最突出,出口均超过千万美元,二者合计占据了西药出口额的44%,出口增长率分别为14.01%35.56%。活性酵母、有机硫化物、柠檬酸表现次之,出口额也在200万美元以上。

18月,我国对中亚地区的西药出口总体处于量升价跌的态势,与医药出口量跌价升的形势相反。具体来讲,除生化药出口量价齐升稍有战绩外,原料药和西药制剂的出口价格均下跌15%以上,而出口数量均大涨超过25%。不过,这种情况主要受前半年出口颓势的拖累,从6月份以来情况已经有所改观。

西药出口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占比98%以上。出口省市排名中,山东、河北和新疆占据前三甲,出口额均超过900万美元,其中,山东省的出口额更是达到了1482万美元,同比增长35.49%

18月,我国西药类产品对中亚地区出口企业共304家,民企、国企均表现强势,出口额分别为3686万美元和2078万美元。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临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青岛新嘉华进出口有限公司、山东嘉华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对中亚西药出口均超过300万美元,其中后三者的出口额同比增长率均达到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加快 “配角”变“主角”尚

药企扎堆投资医院 投资大或为圈地行为

2013年医疗保健领域最具价值公司

2013年最为失败的Ⅲ期临床研究TOP5

自贸区的高端医疗新机会

评论:维护医疗秩序最终落脚点不是以暴制暴

浅析“印度仿制药”风波的背后 消费者需谨慎

社会资本办医政策利好频现

新医改四年后看病更省心更省钱

专科医院成热点 综合医院将是下轮投资热潮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