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上半年中美中药贸易额达2.5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经历了漫长的挣扎后似乎露出了复苏的曙光,暂时躲过了“财政悬崖”的冲击。持续量化宽松、补库存以及制造业投资带动美国经济缓慢扩张,最新的就业数据也好于预期。

上半年,我国对美国中药贸易额为2.5亿美元,同比上涨26.30%

出口形势总体向好

在中美双方中药贸易中,主要部分是我国对美国的提取物出口。美国市场一直是我国植物提取物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多年来一直排在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第一的位置。我对美出口的最大宗植物提取物产品是甘草提取物,包括甘草浸膏、甘草酸盐等甘草制品。美国还是我国罗汉果提取物的主要出口市场。

另外,保健用途的植物提取物产品依然是美国市场的主力产品。如今,服用膳食补充剂已是大部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这也催生出全球最大的膳食补充剂市场对植物提取物需求的增长。目前,美国市场已成为全球医药保健用植物提取物风向标,其市场需求的增减会直接影响到全球其他市场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已拥有一定规模的植物药市场。但受农民种植习惯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美国的药用植物产量仅能满足其生产需求的25%,其余的原料药依靠进口。

美国营养保健品消费市场规模庞大,而且这一市场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在美国,约有70%的美国针灸医师在治疗中使用中草药或中成药,一些正骨医师和营养师也在学习使用中草药或中成药。其常用的中草药或中成药剂型为汤剂、片剂、粉剂、胶囊。事实上,中药在美国主要作为天然健康食品销售,而未真正进入美国药物主流市场。

美国国会于1994年通过的《食品补充剂卫生与教育法》,将植物药与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均列入食品补充剂范畴。此法大大制约了美国FDA对植物药的干预,为植物药的兴起提供了最有力的立法保证,创造了植物药大发展的良好环境。目前,中药在美国基本属于膳食补充剂范畴,主要在有机食品专卖店销售,而不是在药店销售。

近年来,美国FDA加强了对天然植物药的法规管理,2003年开始对膳食补充剂实行GMP管理,对膳食补充剂的生产和标签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相关指导原则明确指出,植物药不同于化学药,故其技术要求也应不同于后者。具体主要表现在:临床前研究技术要求标准的相对宽松;药代动力学试验的灵活性处理;植物药复方制剂的特殊性对待;药学技术要求的灵活性处理;药理毒理学技术要求标准的降低等。指导原则的面世,标志着美国FDA对包括中药在内的天然植物药的态度发生了质的飞跃,亦即经过多年的犹豫徘徊,美国终于承认植物药是药品。美国政府在植物药这一领域政策的巨大改变,为以植物药为主体的中药作为药品进入美国市场创造了可能条件。

今年上半年,我国有521家企业拥有对美国中药出口业务,其中上海、江浙地区企业最多。而从企业性质来看,我国对美国中药出口企业中,民营企业374家,出口1.13亿美元,同比增长51.57%,占全部企业对美国中药出口额的54.83%;“三资”企业74家,出口7265.25万美元,同比增长11.25%,占全部企业对美国中药出口额的35.09%;国有企业73家,出口2086.03万美元,同比下降9.24%,占全部企业对美国中药出口额的10.08%

“三资”企业担纲进口主力

今年上半年我国从美国进口植物药产品主要为胡椒、薄荷油、西洋参和橙油等产品。

上半年我国有217家企业拥有从美国进口植物药业务,其中上海、北京、江苏和广东的企业最多。而从企业性质来看,我国从美国进口植物药的企业中,“三资”企业117家,进口额为3532万美元,同比增长23.44%,占全部企业从美国植物药进口额的79.41%;民营企业74家,进口额为752.81万美元,同比增长54.15%,占全部企业从美国植物药进口额的16.92%;国有企业16家,进口额为163.09万美元,同比下降23.8%,占全部企业从美国植物药进口额的3.67%

今年上半年我国西洋参进口额为1447.97万美元,同比增长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全球仿制药:正在经历一场华丽的冒险

  2013年1-7月中国医药品出口形势总结分析

  全球原料药市场温和增长 2012年规模达1130亿

  我国与东盟中药贸易快速发展 出口占79%

  产能过剩影响医药价格 打破“跷跷板魔咒”

  新药获批并购频频 生物医药股领涨美国股市

  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黄金十年

  医药环保大力推进 原料药矛盾日益突

  4年涨价10倍导致三七产能过剩 价格开始回落

  中药产值2013年有望占医药产业1/3

三七价格急转直下 下降通道确立

2013年三季度我国原料药出口欧美情况分析

新兴市场成我国原料药出口增量主要出路

国务院下发健康服务意见 医疗板块“投资热”

药材流通追溯体系的完善之路“崎岖坎坷”

中药饮片染色严重 药店医院企业都卷入其中

药机行业亟需告别仿制时代求新变

我国中药资源不乐观 企业热衷自产自销

原料药产能过剩市场低迷 出口进入艰难时期

今年1~8月我国对中亚地区医药外贸情况分析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本土市场 中药/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