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强势发展,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移动、电商、搜索、社交等都成为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标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通过智能设备或电脑获取物品和信息。互联网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在面对大量碎片化信息的时候,消费者最终记住的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或画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高效的营销应对策略,吸引目标消费者,从而扩大影响,提升销售额,成为企业不得不迎接的挑战。许多走在前沿的企业则选择与数字媒体平台一起不断尝试,于是催生出了很多基于互联网的新兴营销方式。
也正如互联网和手机的出现带给人们的兴奋和机会一样,药企在这种尝试过程中产生的新兴营销模式也收到消费者和医生的普遍欢迎。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7月份最新公布数据消息,从2013年到2025年,互联网技术每年可为中国医疗支出节省1100亿到6100亿,这将占据医疗支出项目增量增长额的2%到13%。

互联网催生药企多渠道营销
利用互联网,使用线上数字媒体作为营销平台,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营销解决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相反会非常创新灵活,不断挑战品牌和媒体平台的洞察与创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多渠道营销(Multi Channel Marketing)的营销模式,从而应对日益变化的全球医药市场。
多渠道营销理念就是主张通过联合、加强两条或更多的营销渠道,以实现对顾客关系及交互的全过程管理。Veeva systems中国区总经理张纯颐介绍,多渠道营销近期会有一个迅速的发展:由于医改的推行,制药行业普遍受到价格压力,再加上专利悬崖,各个公司都开始在市场上削减预算、停止扩充,尽可能减少市场团队的开支;而企业的合规问题也成为了其面临的严峻挑战——面对面销售机会减少、市场活动风险变大、限制越来越多,一般的医药代表能够得到医生的时间越来越少。再加上随着新兴市场的拓展和扩充,很多公司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一二线城市的覆盖率,一些公司开始着手将市场拓展到三四线城市。以上种种变化,用传统的医药代表销售已经很难覆盖到销售目标,所以要求行业找到在面对面销售之外更有效且更节约成本的销售方式。
在零售、快消、保险、金融等其他发展的较快较成熟的行业,消费者已经普遍习惯并使用多渠道的销售模式。以瑞典家居产品集团宜家(IKEA)为例,其利用其网络渠道主要是为了支持其店面销售——事实上,在它运营的许多国家,它并不提供网上销售服务。网站(ikea.com)的主要作用则是提供能提高该公司创新产品和低廉价格商誉的信息,以及可以帮助顾客制定进店购物计划的店内库存商品和货架位置的实时信息。
市场调研结果显示,从医生角度看,很多医生已经开始期待并接受这种多渠道营销的模式体验。加上医生的时间越来越少,合规的环境使得他们越难越获取在其工作和个人职业发展上的信息,促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在适合的时间通过他们偏好的渠道获取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制药公司的市场部门则可以通过对医生行为、认知度变化及其在各个渠道活动的分析来衡量多渠道营销对业务的影响力。
所以无论从行业趋势还是医生习惯方面,多渠道营销将会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
张纯颐还补充,作为制药公司,要给医生提供无缝转换并连续的沟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主要面临着几个挑战:1、系统方面,搭建不同系统渠道时容易忽略各个环节的协作和共享信息,比如医生在网站上阅读了产品信息后,医药代表却不清楚医生有没有看过信息和内容的问题;2、组织架构,比如如何协调市场和销售两个部门的独立工作与相互协作;3、流程,新的数字营销的现实要求反应速度更快、传递信息更大量更细化、分析更复杂,而传统流程并不能很好支持新的诉求,因此急需构建一个全新的流程。
E-marketing拉动传播距离
对于制药企业,为了制定一个强有力的多渠道营销战略,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大部分企业都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而选择何时进入E-marketing。有制药企业高层把互联网对产业的冲击比作一匹“狼”,而从去年开始,这匹“狼”可谓真的来了,智能终端设备,尤其以微信的普及,给整个传统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