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中药安全链调查 全流程监管困局

中药,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民族之一的传统医药方式,至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不可否认,国际上某些对中药的指摘,背后掩映着巨大的商业保护或其他利益驱动,但作为中药的发源地和药材的主要生产国,中国的确需要在政策、管理等多个环节上为中药发展再予助力。

记者在“中药第一城”亳州等地的调查发现,市场上存在一些掺杂使假、违规交易的现象。而推行十余年的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国际通行准则遭遇水土不服,没有如期发挥实效。

药监总局为期半年的“两打两建”专项行动,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相关态度。国家药典委正大修药典,据悉农残检测种类将大幅提高,这可视为对中药的一种拯救性举措。

其实,中药的药理之辩及发展前景,无妨各有所爱,各取所需,因此这一话题不在此次讨论之列。我们必须清楚的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传统的中药应该如何产业化发展,需遵循什么样的市场规则,需要什么样的监管环境和扶持政策。

举凡市场,欲要自由,必先规范,中药亦然。我们期待中药业规范治理后的大繁荣。

全流程监管困局

  7月中旬,同仁堂、云南白药等药企收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开会的通知,被要求加强中药材使用的农残检测标准把关。8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炼公开表示,所有经过药监机构严格审批上市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均符合相应法律法规,且得到有效监管。

“被开会”的同时,中药企业还收到国家药典委员会的相关文件,文件指出该委正着手起草2015版药典,要求企业做好准备。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起草中的新版药典将大幅增加农残检测种类,预计从2010版的24种增至逾180种。

该人士认为此番药典修订“有利于促进标准的严格把关,对于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

标准之惑

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称,其收集的65批次药材(26个品种)中,依据欧盟标准检测,有70%的样品检出有农药残留,涉及同仁堂等九个品牌。一时舆论为之哗然。

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副主任屠鹏飞认为,该报告混淆“农药残留”和“农残超标”两个概念,“残留在世界各国的中药材使用中都无法避免,前提是控制在合理标准范围内。相应地,农残超标比例相当小。”

据悉,此前欧盟曾向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传送数据,显示其产品检测结果中,农残超标范围在10%以内,国内检测结果和此数据相近。

矛盾的纠葛点在于欧盟和中国标准不一。一位药学专家认为,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之所以引起激烈争议,在于其造成的欧盟标准远高于中国的直观印象,事实上,各国标准的给出有各自赖以存在的国情基础,不能简单比较。

屠鹏飞说,由于中国当前缺乏根据中药材或中成药日摄入量建立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研究数据,制定中药材、饮片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时,是参考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和WHO的标准制定,中国标准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

“标准范围控制在什么限度是合理而无害的,针对不同的农药情况有别,”神威药业集团采购部总监周明霞同样认为,中国药典规定的有机氯和有机磷类农药的测定方法和限度控制,与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欧洲药典基本一致。

屠鹏飞介绍,国际上在制定农药残留标准时,其实普遍存在“内外不一”的做法:首先,对于本国不生产不使用的农药,往往制定最严格的标准,而本国使用特别是在出口产品上使用的农药,残留标准在安全范围内尽可能宽松;其次,本国没有或主要依靠进口的产品的农残标准尽可能严。“因此,在农药残留量检测标准的制定上,各国明显存在着商业保护的成分。”

该做法被有些业内人士称之为“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国际上有关中药行业的贸易壁垒即根源于此。

但前述药学专家认为,标准的制定视国家不同而有别,但这不能成为回避本国中药行业的确标准不完备、执行不力等问题的理由。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聚焦生物仿制药:与化学仿制药大不相同

  “以药养医”成病象,才有药品回收乱象

  2015年底基药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

  仿制药研究:品种为王 龙头企业加速受益

  多元化市场策略初显效 我国医用敷料大量出口

  “大健康”产业将成世界经济新引擎

  中药注射剂抢滩300亿市场 政策洗牌如箭在弦

  中国药物研发路在何方?

  生物仿制药 vs 化学仿制药:复杂在“生物”

  移动医疗app后劲十足 三年后吸金260亿美元

医保与医改革思路:资金缺口或危及可持续

国内IPO停发拉开医疗行业并购大幕

国外禁售+外资围剿 中药面临双重危机

宫颈癌疫苗市场推广 需考虑多种因素

三大因素引爆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

一个医联体样本背后的机制瓶颈

养老题材股遭市场热炒 医疗保健等最受益

药交所加速粤医药板块分化

解读艾滋病病毒(HIV)疫苗的研发之路

药品招标第三方交易能否遏制行业顽疾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