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更好地实现公益性是公立医院改革出发点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家共同进行的“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历时一年,迎来收官时刻。913日,课题组在北京举行成果发布会,认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加快推进,以服务人民健康福祉。课题组指出,更好地实现公益性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关键是合理划分公益与市场的边界,通过政府和市场有效协作更有效配置医疗资源。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指数”,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上涨过快,近四年年均增长18.4%,远高于居民收入增速,同时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低,仅有约40%,“看病难”“看病贵”仍困扰患者。报告指出,造成上述问题原因是由于公立医院改革不到位,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医疗服务,更好地让公立医院参与到市场机制中来。

总体改革成效显著但问题仍在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和国研文化传媒共同组织进行。课题组成员及顾问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科技部以及部分高校等机构。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改中最艰巨、也最受关注的一项任务,对全面实现医改目标具有关键作用,甚至直接关乎医改全局。

课题组认为,这些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在加快,一些试点城市进行了改革探索,总体改革成效显著。一是公立医院公益性功能定位日趋明确。公立医院重新强调社会效益,注重社会责任,医院管理的视角不再局限于医疗机构内部,已从单纯考虑医院自身的发展转变为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二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开始由卫生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转变为自主运营的独立法人,从过去医院党政不分的领导管理体制转变为院长负责制,院长作为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医院运行,基本上能做到院长在经营管理上有职有责有权,部分医院开始尝试规范的医院法人治理改革。三是多元化办医格局正在形成。政府逐步放开办医准入条件,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四是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布局有所改善。社区卫生机构正在加强,推动了城市内部之间的医疗事业的均衡发展,遍及城乡的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布局有所改善。五是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医务人员激励机制初步建立,医院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员工绩效评估体系,“医药分开”的补偿机制正在探索建立。六是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大型医院医疗水平和设施条件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医院的医疗条件也有明显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日益提升,医生职业能力明显提升。

然而,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仍面临一系列问题。课题组认为,从公立医院职能划分看,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在人事与财物方面没有加以区分,直接导致公立医院逐利趋向严重,于是出现了诱导消费、追求药品加成收入和回扣的不良现象,“以药补医”演变成了“以药养医”。从医院经营自主权看,由于政府产权的存在,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院,医院缺乏经营管理自主权和灵活性。从医疗资源配置看,优质医疗资源配置过多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明显不足,相关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而中小城市和农村只拥有约30%的卫生资源。从激励约束机制看,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激励机制的设计往往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其管理者和职工缺乏合理的面向市场的激励价值,始终束缚着医院员工潜能的充分发挥。此外,分配监督机制、考核机制、道德约束机制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体上看,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正处在关键时刻。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覆盖面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群众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感受还不明显,甚至一些地方“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进一步加剧,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民营医疗:中端医疗服务的定价方式

医药电商行业拐点临近? 处方哪里来仍是难题

大数据分诊,中国医疗革新的大势所趋

罕见病:是“缺医缺药”,还是“缺钱缺法”

医药电商拐点,B2C VS O2O谁能逐鹿?

阿里领衔互联网“紧缩化”,移动医疗启动去

民营医疗系列之二:中端医疗服务的定价方式

检验结果互认获实质性推进 器械行业大灾难?

高解春:公立医院带头做,互联网医疗才有未

市场观察机构称品牌ACS药物将抢夺仿制药的市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