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片250μg*30,5月31日前最高零售价2.9元,目前医院售价47.1元,涨了15倍;异丙嗪片5mg*100,最高零售价1.6元,目前医院卖3元,是之前的近两倍。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药品目前的医院售价,依然低于之前的最高零售价。例如珍菊降压片60片最高零售价18.1元,目前13.6元;叶酸片0.4mg*31最高零售价12.6元,目前10.2元。
“涨价降价只要在合理范围内,都是正常的,这些低价药涨价主要是因为限制的放开。而现在低于最高零售价的药物,原因是多样的,可能之前的价格太低,没有达到最高零售价,也与医院的库存、配送等情况有关系。”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介绍。
普通药药企:药品价格没升,可能还会降
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江苏康缘集团政府事务负责人朱健俭,他表示,药价放开正式实施两个月后,目前企业的药价鲜有上涨。“正好今年是药品招标大年,不少药品在各地要开始重新招标采购,而每一次招标都会意味着药品价格再次降低。”朱健俭介绍,药品招标采购必须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则来,比如招标价必须在周边几个省中最低价的基础上,再降5%,达不到这项规则,就自动出局。
“目前完成招标的药企还不多,接下来要开展的很多,因此对于我们这样寻常药品的药企来说,今年的药品价格上涨的可能不大,反而可能会下降。”
“现在一些低价药品涨价的,主要是原料涨价、成本上涨导致。”近日,江苏省内一家药企销售负责人陆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低价药的原料供应企业长期亏损,有不少企业直接关门,剩余的原料厂家不愿低价销售,对于需要购买原料的制药企业来说,必然要花更多钱。
陆先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上一轮新版GMP认证中,对药企生产环境要求更高,相应的成本就更高。很多药物都是中药提取,而在制药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水、废气、废渣等,对环境污染较大,企业如果想要排放的话,必须经过环保设备处理达标才行,而这就需要较大的环保设备投入。企业投入那么大,肯定在药价上要有一定的体现。
另外一家药企的一位销售经理也指出,之前药品是政府定价时,很多药企不敢擅自提高价格,但只要还在生产就是亏损的,所以干脆对一些没利润的药停产,“现在药价放开了,既然是市场定价,肯定要符合市场规律。”
低价药药企:原料涨价,药企环保成本明显提高
前段时间,被称为心衰救命药的地高辛片涨价备受关注,而在江苏,这种药从每瓶7元涨到100多元,这种情况是否药企乱涨价呢?陆先生指出,这次药价放开后,不排除药企存在恶意涨价的行为,但他认为地高辛片并不属于恶意涨,地高辛片原料价格上涨很多,而且价格与成本倒挂严重。
陆先生说,很多低价药涨价了也还是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比如一种用于降压的珍菊降压片,每瓶100片装,以前每瓶售价两三块钱,如今涨到了12元左右。“虽然价格涨了好几倍,但对于患者来说,一天也就几毛钱。”他说,对企业来说利润确实可以提高一些。
“很多药品并非独家生产,如果私自涨很高的话,在市场上也是会处于不利地位。”陆先生说,除非是一些独家生产的药品,可能出现为提高一点利润而涨价的情况。
业内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这次药价放开后,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但波动的也有不少。“有的药是换了换包装,有的改了规格,然后把药价上涨一点,其实是在试探市场的反应。”对方说,药品市场上还是暗流涌动。
业内人士:不排除有恶意涨价的,大多数药价格稳定
物价部门:药价涨幅高会约谈,将出台药价行为规则
“需要强调的是,药价放开不是说放任不管了,物价部门对价格监管的责任仍然在,特别是价格行为的监管,甚至是加强的。”省物价局医药价格处处长吴爱琴说,对于近期媒体关注度少部分低价药和一些非处方药有不同程度上涨的情况,物价部门也很重视,对个别涨幅特别高的企业,省级价格部门对其进行了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