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2017年专利悬崖的冲击下,新药上市速度锐减。与此同时,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仿制药发展,未来仿制药市场规模将显着扩容。到2017年,仿制药市场占比将提高到36%。
由于各国对仿制药、专利药的政策导向不同,仿制药在新兴市场以58%的份额占据统治地位,而发达市场占比仅16%。
美国
印象: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仿制药份额:90%
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医药市场,在平衡专利药与仿制药方面虽不能说做得尽善尽美,但也当之无愧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以药品数量计算,其仿制药占比近年来趋于稳定,2008~2013年,仿制药在美国市场占比在90%上下波动。仅2012年一年,仿制药的使用为美国节省了约2170亿美元的医疗开支;2003~2012年的十年间,仿制药的使用为美国节省了超过12000亿美元的医疗开支。受专利到期影响,预计2014~2016年,美国平均每年会有400亿美元的专利药销售额转化为仿制药。
30年前,美国FDA通过了一项里程碑式的法案--药品价格竞争与专利期补偿法案,即著名的《Hatch-Waxman法案》,并在2003年做出修订。该法案的实施使得政府在鼓励仿制药开发和专利保护之间达成平衡;其首次引入了简化新药审批程序(ANDA),为仿制药企节省审批时间和仿制药开发费用。 2007年,美国FDA实施“仿制药药物价值和有效性项目”(GIVE),进一步加大了对仿制药的支持力度。
另一个促使仿制药在美国保持霸主地位的原因是美国人对仿制药的接受认可程度高。美国医生所开处方都以通用名药为主,即使开出品牌药的药方,病人到药店取药时,药剂师也会自动转为仿制药,除非医生坚持用品牌药或是病人愿意自己额外买单。
日本
印象:宁愿花更多钱买品牌药,仿制药份额:22.8%
自1961年实施全民医疗保险政策以来,日本已成为全世界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而且也荣登医疗保险金额最高国家的宝座。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严重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吃紧的医疗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尽管日本医药市场规模在2012年已达到1113亿美元,位居世界医药市场第二把交椅。但是,日本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很高,这一点在医药产品中尤为突出。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廉价的仿制药质量要比品牌药差,所以他们宁愿花更多的钱去买品牌药,也不愿意花少量的钱去买疗效相差无几的仿制药。这一民族习惯使得日本医药市场构成明显有别于其他医药市场。
若以药品数量计算,大部分国家仿制药份额都超过50%,然而日本仿制药市场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2002年左右,日本开始实行《基于诊断程序联合的全面评估》,部分医院为减少支出,加大了对仿制药的使用力度,但收效并不明显。
2005年,仿制药占日本医药市场的16.8%。2007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促进通用名药用药安全行动计划》,提出到2012年仿制药市场份额要达到30%的目标。据估算,如果达成这一目标,5年内将为日本节省约5000亿日元的医疗开支。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仿制药比例上升至22.8%。由此估算,到2013年,日本已经基本达成这一目标。
可以看到,日本在降低医疗财政支出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改变日本人对仿制药的态度,对外来仿制药企(尤其是印度、中国仿制药企)的成见,才是其提高仿制药市场份额、减少政府医疗开支的关键。
印度
仿制药生产强国,仿制药份额:90%
过去的40年间,印度医药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不知医药产业为何物的初生牛犊,发展成当今世界领先的仿制药生产强国。有数据显示,2011年,印度医药市场中,仿制药为处方销售额的贡献率高达90%。
1970年,印度出台专利法,放开对过去英殖民时代的专利保护,大批印度当地药企纷纷仿制国外受专利保护的药品,印度医药工业借此契机飞速发展。2005 年,印度医药市场80%的市场份额被本土仿制药企业瓜分。但印度1995年加入WTO,不得不在2005年出台专利法修正案,提出1995年1月1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