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GSP面临修订 全过程管理受关注

2011-03-23

 
 
 

 

《药品流通质量管理规范》(GSP)修订早已拉开序幕,但修订稿一直难以适应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

“目前的GSP法规存在系统性和结构性问题。”参与修订工作的部分专家坦承:“首先,2000GSP和现行的一些药品法规有不一致的地方,和药品流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不相适应;其次,目前的法规无法控制低水平重复导致的市场过度竞争;此外,缺乏有效地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控制办法。”

在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日前召开的药品流通与冷链技术论坛上,GSP修订情况引起了热议。

从治“低”开始

10多年来,国家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新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现行GSP也有适应的地方,应出台新版GSP。”有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由于针对部分硬件设施的标准过低且执行不严,GSP没能完全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现行GSP已施行10多年,与药品流通新环境无法匹配。

“众所周知,目前流通行业存在'多小散低'的问题,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不是问题的实质。”与会专家认为:“从整个市场来看,多、小、散都是相对的,只有低才是核心。由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偏低,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靠非法手段,从而造成整个行业的乱。治乱的根本在于尽快扭转这种低的局面。”

为了解决行业水平长期偏低的局面,在前述论坛上提出了新版GSP要做到“提高标准,完善管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据知情人士透露,新版GSP将全面推进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并将此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重点强化药品购销渠道管理和仓储温度控制环节,重点完善票据管理、冷链管理、药品运输管理这三大难点。

软件也要“硬”起来

“目前企业在GSP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企业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GSP条款理解不透或理解存在偏差;质量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重硬件投资,轻软件建设;只求通过认证,缺乏长期坚持等问题。”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商业企业人士表示。

显然,仅仅提高GSP的硬门槛并不够。

“除了硬的标准,还需要很多软件与之配套。”前述论坛与会人士表示:“根据美国FDA的监管经验,除了严格的标准之外,还需要健全的认证体系,而认证体系恰恰是国内欠缺的。”

从认证角度看,我国GSP认证管理确实不够完善,比如:GSP认证检查员队伍建设不能适应工作发展的要求,“走过场”现象较为严重等等。因此,提高检查能力建设也成为保障新版GSP顺利实施的关键,建设GSP专职检查员队伍已经提升到议事日程。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医药流通的软环境还有待完善,以冷链管理为例,目前国内除了大型流通企业之外,很多企业对此并不是很重视,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药品安全事故。”

在新版GSP中,冷链管理的受重视程度将达到空前的高度。与会专家介绍:“对冷链要求最高的就是疫苗,以前参与流通的企业很少,比较好监管,但如今,做疫苗物流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冷链水平却跟不上。”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财政部资金预算为医改开路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完善基本医疗制度

  2015年将实现药品全品种电子监管

  药品流通“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国家历期五年规划有关中医药内容

  国家确定“十二五”中医药发展方向

  六部门将检查政府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执行情

  政府对医改投入高于8500亿预期

  药物经济学或成药品调价思路

  六部门将严查医药服务价格

新医改期中考 两大重点任务改革滞后

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行业整合先行

我国首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地方性法规在江苏

江苏省通过新农合地方性法规

新版GSP剑指行业顽疾

工信部欲重点推进医药等十大行业兼并重组

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出台或再推迟

发改委欲尝试基药统一定价

药审中心机构改革 简化调整原有程序

基药市场或将面临重新洗牌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