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市场快讯 医械专题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医疗器械行业难题解读:涉及价格、中标、回扣、利润

时代周报: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层面的医改新政发布频率明显较前一年有所提高:鼓励社会办医,商业保险介入,解禁处方药网售等。2015519日,《中国制造2025》亮相,明确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否意味着此前一直以公益为主导的医改正在向更为市场的方向转变?

李玲:医改是改服务体系,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要恢复的是它的公益性,而医疗耗材、器械医药是生产领域,从来就是市场化的,所以这不是市场化和公益化的问题。应该说,国家的医改层面越来越深入了。过去只是说取消零差率,但是没有看到中国的现状就是我们被锁在了低端,就是靠我们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资源,成为世界加工厂,生产的都是低端产品,辛辛苦苦赚的一点血汗钱都换去买高价的进口医疗设备器材了。

如果我们的耗材、我们的器械、我们的药品还像目前这样子走下去的话,中国人看病永远是贵的。现在医改涉及医疗器械,就是要使它成为国家战略,国家以此保障老百姓的健康。市场和政府从来就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

时代周报:2015年被定为我国医疗器械的政策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早在去年就已启动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工作,提高国产医疗设备的采购比例。面对高端设备靠进口、中低端都出口的中国医疗器械生产现状,你怎么看?

李玲:医药和医疗耗材设备都是全球利润最高的行业,平均利润在20%。国内在这一方面确实非常差,几乎高端的都要进口,进口的价格又不是太合理,就是我们进口的价,这也是这些年为什么老百姓看病贵的原因。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但是就是没有谁组织来和西门子、飞利浦、通用去谈谈。国内医院都是一家一家被各个击破的,付的价格是世界最高的。

时代周报:医疗器械与药品是医疗的两大重要手段,在全球市场,器械和药品的消费额比例大约为11,而我国的医疗器械消费仅占到药品的约14%,被概括为消费额比例严重畸形,器械在医疗中的消费额比例究竟多少合适?你如何看待医疗器械这一块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李玲: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通用的规则,欧洲和美国也完全不一样。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则就是合适,光说药和器械的比例没有什么意思。我们应该在保证老百姓能够看好病的基础上,合理地使用药,合理地使用器械。但目前我们国家是畸形的,以药养医造成了用药过度。但在医疗器械设备,我们其实不需要再投入了,我们的器械现在早就赶英超美了。正是医院之间的竞争导致了高新设备的竞赛,导致中国的高新设备太多甚至滥用了。

时代周报:进口医疗设备价格昂贵,是中国人看病贵的原因之一。你说过,现代医疗的问题,是忽略生命的整体性与自愈能力,完全靠外部的力量,靠仪器、靠设备、靠药物,靠手术。中国人是否夸大了医疗器械在治病救人过程中的作用?

李玲:也不能这么说。我们这些年确实对高、精、尖的医疗设备比较迷信,其实全世界都对医疗设备的准入有严格的监管,有多少人口就应该配置多少CT核磁,这是有规定的。我们现在其实没有人管,就是在过度地使用高新科技,从而导致一些问题。

时代周报:去年321日,国务院公布了新版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鼓励技术创新,放宽对医疗器械研发的要求。有媒体据此认为中国医疗器械开始进入最好的时代,

新医改将带来8万亿蛋糕。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李玲:我赞成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国产医疗器械设备生产。但是呢,同时又要注意:不要再变成一哄而上,大家都来抢这个蛋糕。这是医疗器械设备领域,你看全世界也就那么几家。在中国,其实应该重点扶持一些龙头企业,不要动不动就一哄而上,恶性竞争的后果就是谁也上不去。

时代周报:政府招标价是导致进口医疗器械价格虚高的根本。你曾经具体谈过医改过程药品的招标问题,建议采取新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即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一年10次并购 美敦力掀起医械并购狂潮?

  美敦力发布2015财年第四财季初步财报

  强生两款医疗器械被召回 称均未在华销售

  1-2月广东医械进口数据分析:同期减少19.1%

  哪十五种医疗器械被调整为三类?

  “十三五”规划会给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什么?

  医疗器械产业繁荣背后面临一系列难题

  创新医疗器械申报“绿色通道”不只为国内企

  全球疝气修补设备及耗材市场研究报告

  心脏支架再曝 滥用 暴利链最高溢价9倍

京新药业拟近7亿元收购资产 拓展医疗器械行

“自营+撮合”,打造医疗器械B2B电商平台

用“微光”开启医疗器械大产业

第五届医疗器械及医疗服务产业投资与并购CE

国产医疗器械为何被外资打败?

强生5500万美元收购医疗器械公司NeuWave

医疗器械“体验式销售”需提前报备

2015年上海进口医疗仪器及器械225.7亿元 同

2016年,164家医疗器械企业已经消失!

医械经营冷链管理大督查,15省已经在行动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市场快讯 医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