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2013年上半年部分省市基药增补动态及解读

国家卫计委关于新版基药目录过渡期间“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公布以来,各地相继进入增补准备阶段。综合目前各省份的相关动态来看,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增补目录与各地实际情况结合的特征将更加明显。

增补目录地方色彩加重

应国家基药“回头看”的号召下,各省结合以往基药使用情况,在数量、品种方面更加注重与当地实际用药情况相结合。

江西:明确基药不增补。自新版基药目录公布以来,我国部分用药大省的地方增补冲动较大:今年4月中旬,广东下发省内推荐增补药品的通知,意味着该省仍有意进行新版基药地方增补;52日,江苏省卫生部门一位官员也透露,关于新版基药目录的增补江苏省已经做过调研评议,且仍准备扩大目录。

相比之下,江西省地方官员则明确表示:“在上一版基药目录江西省已增补200多个基药品种,再加上新版基药520种,(医疗机构)已经够用,除非在过渡期出现问题才会考虑增补。”除此以外,陕西省也表示将不对新版基药目录进行增补。

上海原增补品种或被踢出。从增补目录的品种数量来看,上海旧版增补目录中有近7成的品种与2012年新版基药目录中的新增品种不重合。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市在2009年基药目录307个品种的基础上,增补了381个品种,总量高达688个品种,是增补数量最多的省份。例如抗高血压药,国家目录有9种,上海增补了21种;降糖药方面,国家目录有4种,上海增补了10种。为此,业内人士透露,上海市有关部门正从二者不重合的150余个品种中遴选增补品种,一些原增补品种或将面临被踢出的风险。

800多个品种显然是多了,所以要从150余个不重合的品种中去遴选。原先不在增补目录中的品种想要进入增补会非常困难。”该人士表示,政府医保基金盘子能开多大口子、各级医院的用药量有多大是问题的核心,目前上海已有了初步遴选的框架,但还要调整,包括国家目录、地方目录、社区目录的梯次等。

江苏:儿科妇科用药获倾斜。具体增补品种方面,今年2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要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增补基药目录外用药,并从严控制增补数量。在此基础上,江苏省针对新版基药目录地方增补进行调研评议,并由此提出在扩大目录的同时,要致力于满足居民慢性病用药的需求,特别是儿科和妇科用药。

广东抗生素注射剂等不予推荐。与江苏省类似,广东省也提出,广东省内各区县推荐用药秉持“按照地方防治需要,注重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用药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用药衔接”等原则,但各地推荐药物数量不超过50种。

与此同时,广东省也明确了原则上不予推荐的品种,包括非药典和非医保(新农合)品种,不良反应率较高的品种,抗生素类、激素类、注射剂类等临床使用危险性较高的药品,疗效不确切或临床循证医学证据不足的品种,与基药品种疗效相似且无明显优势的品种,成分中含珍惜濒危动植物药材品种以及无法保证供应的品种等。

河北:省内中药品种优先。较之于广东、江苏等省明确增补用药将优先考虑慢性病和妇科儿科用药等的情况,河北省则是第一个提出增补目录优先考虑地方中药品种的省份。根据相关文件,河北省将进一步提高基层中医药项目报销比例,吸纳更多常用有效中成药和省内中药制剂进入河北省基本药物目录。

在此背景下,河北省中药企业龙头以岭药业有三个独家品种入选新版基药,分别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和通心络胶囊。

配套政策逐级完善

在明确增补数量、品种等的基础上,各地针对相关配套政策的执行思路也已基本明确,如在实际的基药采购、各级医疗机构的使用及报销等方面都作出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河南:增补基药拟带量采购。目前,河南省已初步确定基药增补目录,与国家基药目录品种共计约700余种,其中有十几种是首次进入河南省增补,并将与新调入国家基药目录的药品一同在县级带量采购。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基本药物制度,下一步如何走?

  《国家药物政策白皮书》发布时间仍未明确

  广东大幅修改药品交易规则 “两票制”内容均

  三类医保统一管理归口问题或将延后

  国家卫计委:稳步推进医改 健全全民体系

  青岛523种基本药物价格降六成 统一采购

  药品管理法将大修 缩短新药审批时限

  甘肃基药降价“集大成”:不高于周边省份挂

  对印度进口药征反倾销税 利好渝企

  中医药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中药配方颗粒审批权收紧 华润三九等享垄断优

中医药立法进入快车道 被列入立法第一档

医保管理归属仍未确定 控费压力进一步显现

中医药法草案有望7月获国务院通过

仅靠改变药品交易规则无法破除以药养医

EMA:欧洲加强活性物质进口GMP标准管控

发改委药企成本调查 为降药价做准备

在京销售357种药品“晒”最高零售价

广东基药扩容:中药注射液入选受质疑

广东基药增补:市场资源向基药靠拢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