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企业聚焦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加深中外合作 跨国药企谋求拓宽在华研发之路

“我们很愿意与中国本土企业开展更多共赢的研发合作,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一个鼓励创新的生态型创新环境。”,在国内一媒体访谈会上,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主席李励达博士恳切地说道。   

渴求生态型创新环境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医药市场,预计到2017年将成为第二大医药市场。在全球医药行业增速放缓、新药研发困难的大背景下,许多跨国药企纷纷在华成立了研发中心,并投资扩建工厂。然而,中国一段时期以来对药品价格,特别是对外资药品价格的调控动作让跨国公司无法保持淡然。用李励达的话来说,“中国需要的是成本-效益比较高的药品,而创新药在各种医疗手段中成本-效益比最高。公平、透明和一致的定价政策,有助于我们做长期研发投资的决定。这是生态型创新环境的首要因素。”这是PhRMA今年内第二次就创新环境向国内有关部门发出呼声。   

除此之外,在增加对中国市场投资的同时,跨国药企不但在中国市场提供原研药,而且把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引进到中国市场。礼来(中国)总裁艾博来告诉记者,礼来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向中国市场投放10多种创新药品。无独有偶,葛兰素史克近期也在中国上市了韦瑞德、安福达等。到2014年,百时美施贵宝也会在中国市场推出5个新化合物。随着战略重心的转移,跨国药企对药品注册、专利(数据)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   

“中国的临床试验审批时间长,通常要1218个月才能够决定批准与否,这样一来,中国就很难参加全球同步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了。”某跨国药企负责人表示,“希望中国在药品注册方面能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因为就目前来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一种新药往往要在欧、美、日等国上市多年之后才能够在中国获得注册,进入中国市场。”   

在李励达眼中,中国的药品监管制度近年的进步无疑是巨大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SFDA)也表示,将坚持并完善现有的新药特殊审评程序,单独排序,优先审评,保障创新药尽快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力争审批时限与国际接近。   

与本土企业更多合作   

据悉,2011年,PhRMA29家成员公司在新药研发上的投资高达495亿美元。而国内政策的鼓励也使得恒瑞、先声等一批本土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药研发,有的企业甚至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当中去,因此,不少跨国企业纷纷与中国药企联合开展研发。中外药企为了寻找更多的利益契合点,采用的研发合作形式各样:或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或签署药品许可协议;有的则是通过股权投资来实现合作。例如,恒瑞医药曾与瑞典生物技术公司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药企多元化新方向,罗氏率先切入中国癌症保

  复星医药江苏再下一城 打造医疗服务龙头

  以色列梯瓦制药欲投资昆明高新区

  礼来与Strides Arcolab携手合作,扩大新兴市

  百特已同意耗资40亿美元收购Gambro 扩大透析

  GSK两年内有望获得14种在研药物关键结果

  南非Aspen制药耗资2.63亿美元收购GSK 25种医

  常山药业发力生物制药业务

  华邦制药收购负资产药企

  博雅生物亿元收购亏损资产 意在血浆资源

CVS拟3.13亿美元竞购巴西连锁药店Onofre

复星医药进军医疗产业

复星医药与大连万春签约合作

PharmaVigilant公司发布了新药问责系统

复星医药——并购风向标

人福医药剥离房地产业务 意在扫除再融资障碍

安进计划收购全球遗传学研究领导者deCODE G

桐君阁拟出资1.1亿元与太极集团组建医药商城

南京医药牵手联合博姿终敲定募资10.6亿解短

天方药业二次表决重组方案成否难料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企业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