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疼痛”的熊胆:动物医药产业之殇

归真堂上市争议背后,隐藏更深的问题是对于贵重中药材的“杀鸡取卵”。而国内知名药企如片仔癀、云南白药等均存在类似情况。在法律、道德与中医药学的夹缝式生存中,贵重而稀缺的动物中药材出路何在?“归真堂们”又将去往何方?

活熊取胆,在众多公益组织和社会人士看来,福建制药企业归真堂简直就是这四个字的代名词。

时隔一年,归真堂在其冲击创业板上市的关键时刻,再次遭遇新一轮的“道德阻击战”。

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IPO申报企业信息,活取熊胆的药企归真堂榜上有名,随即就有动物保护组织、专家和知名人士谴责企业毫无人道,抵制上市。对此,归真堂官网声明,企业采用的是不插管的无痛引流技术。

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更是在2月16日公开力挺说:“自然、无痛,取完熊就痛痛快快地出去玩儿了,感觉没什么异样,甚至还很舒服。”话音刚落,立刻遭致各方批评。

归真堂上市争议背后,隐藏更深的问题是对于贵重中药材的“杀鸡取卵”。

而国内知名药企如片仔癀、云南白药等均存在类似情况。在法律、道德与中医药学的夹缝式生存中,贵重而稀缺的动物中药材出路何在?“归真堂们”又将去往何方?

究竟能不能被替代?

“一旦归真堂上市,那么就意味着归真堂的规模将会变大,生产线也许还将扩张,到时候会有更多的熊被活体取胆汁。难道熊胆就没有替代产品吗?”这个疑问直指归真堂甚至熊胆产业存在的根基。

对此,以中药协会为代表的“力挺派”观点认为,熊胆的主要成分——熊去氧胆酸在东方传统医学中的使用已有3000年历史,而熊是唯一能大量产生胆酸的哺乳动物。

“关于人工合成的熊胆的某些成分,尤其是重点成分熊去氧胆酸不能代表熊胆的全部功效,这已有相关科研单位在药理和临床上做了初步验证。”房书亭在发布会上称。亚洲动物基金会张小海则认为,研究表明,熊胆完全可以用更便宜有效的人工药品和更容易采集的草药来替代。

除了归真堂的熊胆,还有片仔癀、同仁堂、云南白药、武汉健民等,这些公司部分在售药物中含有诸如麝香、牛黄、蛇胆等取自动物活体的贵重原材料。

被国宝级光环所笼罩的片仔癀,始终坚持承诺使用天然麝香作为生产原料,而其天然麝香的来源几乎完全依赖现有库存。根据目前国家行政许可的几家企业的年使用量和全国核查的库存量,现有天然麝香库存将在2015年核销完毕。

更严峻的是,目前,麝养殖尚处于试验阶段,在技术与产业成熟之前,片仔癀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原料危机”。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云南白药,有消息称,云南白药中的麝香成分早在几年前就改用人造麝香了。

究竟用植物的还是动物的?究竟用天然的还是人造的?珍惜的动物药资源究竟能否被近似药品或人工制品所替代?

“这要看究竟是用人工合成制品取代某一项功能,还是完全取代某一种药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喜军告诉记者,“取代某一项功能目前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完全取代某一个药材则是不可行的。”

就熊胆而言,北京同仁堂集团专家委员会专家赵小刚认为,从中成药的角度讲,熊胆作为入药原材料,是无法百分之百完全替代的,但很多中草药有类似的效果。

被冷落了的人工熊胆

人工熊胆的支持派在双方对峙中显然处于下风。

“退一万步讲,就算按照医学非常严格的、传统的、保守的标准,熊胆是不可替代的,但熊胆只是一个小复方,沈阳药科大学早在20年前就已经完成了人工熊胆临床试验。拿去检验,在各种图谱和结果上,和真熊胆很难区分。但是‘人工熊胆’久拖不决,始终没有推出。”张小海说。

为何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下,人工合成熊胆技术迟迟未能进入公众视野?人工合成熊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此双方始终各执一词。

张小海告诉记者,人工合成熊胆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据称完全可以代替活熊胆,但不知何种原因,我国迟迟没有放开这个市场。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欧盟与印度达成双边协议 切断廉价救命药供应

  “快检”技术利剑锁定基本药物的供应链

  2017年全球维生素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2亿美元

  2011年我国解热镇痛类原料药出口格局分析

  今后5年全球将有130多个专利药物陆续到期

  国内新药创制困境中投入不足背后的踟躇

  借日本经验 解我国革除以药补医顽疾

  医药行业:“十二五”将迎来暖春

  欧盟药品进口门槛再提 国内出口药企全被击中

  政府释放血浆站利好信号 供应危机迎来一线曙

丙肝治疗市场突破在即 并购整合暗战升温

中国疫苗 迈步方知闯世界之难

2012:规模更大的专利到期阵痛之年

业界“看淡”药品流通价格新规

2011年中国医药制造业收入达14522亿元

跨国药企销售疲软 加速抢滩中国解困

欧洲各国紧缩用药思路 考量药企智慧

“十二五”药品安全保障能力整体接近国际先

医保药品新一轮降价方案将出 抗肿瘤等四类药

2011年全球药品合同生产市场规模达2180亿美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