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仿制药质量评价最新进展:CFDA发布三大重磅指导原则

114日,CFDA官网向各地方药监机构下发关于征求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选择和确定指导原则等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为1120日。

附征求意见稿全文:

1.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选择和确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2.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曲线测定与比较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3.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参比制剂选择和确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仿制药定义:

仿制药是指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药品。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参比制剂:

参比制剂是指用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对照药品,可为原研药品或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

原研药品是指在全球市场率先上市的,拥有或曾经拥有相关专利、或获得了专利授权的原创性药品。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是指在欧盟、美国获准上市并获得参比制剂地位的仿制药。原研药品和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通常具有完善的临床研究数据或生物等效性研究数据。

参比制剂遴选原则:

参比制剂首选原研药品,若确实无法获得原研药品或有证据证明原研药品不适合评价方法要求时,也可以选用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作为参比制剂。

(一)首选国内上市的原研药品作为参比制剂。如原研企业同时有进口和地产化药品的上市许可,优先选择进口原研药品作为参比制剂。若原研药品未在国内上市,可选择在国外上市的原研药品。优先选择在欧盟、美国上市并被列为参比制剂的原研药品。

(二)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首选国内上市药品。如企业同时有进口和地产化药品的上市许可,优先选择进口药品作为参比制剂。若国际公认的同种药物未在国内上市,则选择在欧盟、美国上市并被列为参比制剂的同种药物。

(三)参比制剂的质量及均一性应满足药品评价要求。

三、产生方式

(一)药品生产企业应按照上述要求,明确所产仿制药的参比制剂,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备案。

(二)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同品种企业提出参比制剂的意见,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审核确定。

(三)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可以推荐参比制剂,供药品生产企业参考。

四、备案和审核

(一)药品生产企业应根据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任务要求和拟评价品种的情况,开展先期研究,拟定参比制剂,填写参比制剂备案申请表,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如有异议,应当在接到备案文件20个工作日内作出。

(二)当参比制剂难以确定时,企业应将相关情况和建议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经征询专家意见后审核确定。

(三)由行业协会提出和总局推荐的参比制剂,经征询专家意见后审核确定。

五、参比制剂的研究

(一)通过备案或审核确定的参比制剂,由企业自行购买,并对参比制剂开展研究。

(二)参比制剂应有合法或明确来源,其批次和数量应满足企业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及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复核的需求。

(三)企业应对参比制剂和仿制药开展全面对比研究。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曲线测定与比较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体外溶出试验常用于指导药物制剂的研发、评价制剂批内批间质量的一致性、评价药品处方工艺变更前后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等。

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可采用比较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体外多条溶出曲线相似性的方法,评价仿制制剂的质量。溶出曲线的相似并不意味着两者一定具有生物等效,但该法可降低两者出现临床疗效差异的风险。

三、溶出试验方法的建立

溶出试验方法应能客观反映制剂特点、具有适当的灵敏度和区分力。可参考有关文献,了解药物的溶解性、渗透性、pKa常数等理化性质,考察溶出装置、介质、搅拌速率和取样间隔期等试验条件,确定适宜的试验方法。

(一)溶出仪

溶出仪需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应能够通过机械验证及性能验证试验。必要时,可对溶出仪进行适当改装,但需充分评价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查看所有的文章内容需要 VIP会员权限 查看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国家卫计委:2020年实现互联互通人口健康信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或将撬动药改

  卫计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二次议价为何不可提

  四方面解读新发布中医药系列国家标准

  健康中国打开医疗服务业增长空间

  发改委发文禁止“双11”用这些促销语

  上海即将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保 政策亮点频现

  北京:百余民营医院下周社保卡可结算

  九项改革定局医疗健康未来五年

  药品价格仍被“计划” 药企代理商全线承压

大医院规模小了 分级诊疗就顺畅了吗?

医疗零售化的源动力

卫计委释疑“两孩话题”:二孩配套政策将如

集中发文:卫计委控医疗费用,CFDA改药审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变革三大看点

质检总局:进口生物材料通关便利化 促生物医

南京市成立医管委,卫计委不再直管公立医院

国务院: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

政府推进医养结合背后 民营养老机构床位空置

深圳:允许公立医院副高医生开个人诊所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行业信息 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