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PharmaNews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 正文
内容搜索
热门内容
推荐内容
最新内容
反馈意见和建议

从大众到机构 中国移动医疗投资开始转向

随着健康微能量获得A轮融资,中国的移动医疗投资的风向出现了转变,从热衷于投资终端消费者产品转向了那些为医疗机构服务的产品。

健康微能量主要为医院和医生提供微信平台的搭建,为机构更好的服务病人提供支持。在提供这一服务之前,该公司的主打产品是5U家庭医生,号称打造中国版的在线私人医生。但这一业务两年下来一直没有起色,在推出健康微能量后,这一产品迅速扩张,目前已经与超过100家医院合作。

自从2011年以来,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越来越热。在最初的3年里,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创业者,采取的是传统互联网的思维,迅速扩大用户量,等到用户扩大后再采取其他方法变现。但在过去数年的发展中,这一模式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首先,中国的医疗体制造就了用户以追逐名医为主,整体忠诚度低,可迁移成本低。无论是可穿戴设备还是预约就诊抑或是远程问诊等,终端的消费者对于最终结果非常看重,服务虽然重要,如果不能达到其对结果的心理预期,消费者一样不买账。而且,由于中国医疗服务机构长期被压低,一旦向消费者收取稍高的费用,用户群基础就会变小,无法做大。这造成面向终端的模式无法做大。

其次,医疗服务体系依然没有标准化。传统的养用户变现的思维更适合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中国的医疗服务信任体系缺乏,病人只认可名医或者自己认识的医生,对于其他人所提供的服务依然抱有很大的怀疑。这使得中国的移动医疗更多的需要与线下结合,大大降低了产品扩张的速度。这使得中国始终很难像美国那样将网络问诊的模式做大。

再次,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依然年轻,他们对医疗的需求没有中老年人迫切。移动医疗的用户基础还建立在年轻人身上,他们大部分并不需要治疗疾病。而老年人依然还是会去医院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医疗问题。在现阶段,鸿沟依然无法填平。

不过,中国目前面向医疗机构的产品还处于非常早期。目前的阶段非常类似于10年前给医院安装ERP系统的时期,主要为医院搭建移动医疗平台,用手机来解决挂号、检查和付费的流程。真正能为医院和医生提供专业的服务产品还是较为稀缺。这主要受制于三个因素:中国医疗体系的非公开性、移动医疗公司的专业性差以及医疗服务的供需紧张。

中国政府禁止医疗专业数据的商业化,这直接限制了很多数据挖掘公司提供专业的产品给医疗机构。移动医疗公司的医疗人才非常匮乏,医疗体制的特殊性限制了医生进入移动医疗行业,这限制了移动医疗公司的专业性,也限制了新的商业模式的拓展。中国医疗需求大,大量医生将时间消耗在平时的诊疗中,对新模式的参与度非常低。

综上所述,中国移动医疗目前仍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但各种模式正在逐步深入,随着资金和人才的进一步投入,细分的专业市场会日益受到关注。


 

 

点这里复制本页地址     发送给您QQ/MSN上的好友


相关文章

  埃博拉疫情死亡人数升至1350人 利比里亚最多

  尼日利亚一埃博拉病人完全康复

  世卫组织:西非之外未出现埃博拉确诊病例

  直击抗击埃博拉一线

  六大看点夺人眼球--2014国际养老产业(上海

  1号店获网上医药平台试点 A股药企触网提速

  世界首例3D打印椎体植入术在京完成

  美国重金资助36个脑研究项目

  英国欲成为DNA检测行业全球领先者

  京新一轮医疗卫生改革思路浮出水面

山东省:2014年关于确认第一次药品备案采购

甘肃省:2014年关于投标资质审核及投标资料

基因测序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个性化突变靶点

沃尔玛低价杀入美国医疗行业

美国NIH设立基金 促进单细胞基因测序发展

福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年底前将形成“点

国家卫计委:埃博拉疑似病例需2小时内转运

可穿戴技术为攻克帕金森症难题带来新曙光

FDA批准首个ZnT8Ab检测试剂

最新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审查结果公示

相关评论

    
本文章所属分类:首页 调研报告 业界动态